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8-9 21:23

AI反腐:象牙塔的清道夫

作者:微信文章
作者:马润艺

在学术象牙塔的庄严外表之下,陈旧的选拔机制正悄然滋生着偏见与腐败。这些无形的规则如同藤蔓,紧紧缠绕着权力的阶梯,让攀登者步履维艰。算法或许能够化身为一柄利刃,穿透重重迷雾、斩断陈腐根系。



一、人工智能介入教育招聘

在《La在《AI-Driven E-Recruitment in Education and Science: Moving Towards Good Governance, Prevention of Corruption, Administrative Transparency, and Bias-Free Decision-Making》一文中,Massimo Pollifroni、Adrian Ioana、Ionela Luminita Canuta 和 Francesco Pollifroni 等学者进行了一项理论性研究。他们观察并分析了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现行教师招聘流程的运作情况与弊病,并基于此构建了一个创新的电子招聘理论模型,名为“NCHE-4-R-AP-FP”,其明确的目标之一便是预防腐败,并推动整个招聘流程朝着更公正的方向发展。

该研究的主旨在于批判当前高等教育招聘系统中存在的重复性伦理缺陷,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反腐败的解决方案。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是,自1999年“博洛尼亚进程”改革以来,欧洲的教师招聘流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标准化,但其程序上的伦理问题已导致了行政申诉案件增加和成功候选人平均年龄增长这两个不良后果。因此,研究旨在通过引入一个整合了人工智能的创新模型,来克服这些关键问题,推动招聘过程向更公平、透明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研究缺口与关键创新

针对技术创新与伦理改善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往的研究证实了创新指标与伦理状况指标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0.8至0.9之间),而这些伦理指标中就包括了腐败控制等关键维度。在私营部门,科学界普遍认可电子招聘(e-recruitment),特别是集成AI技术的招聘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公信力、候选人筛选效率和流程透明度,并有助于消除人为偏见。然而,作者明确指出,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私营领域,而在公共部门,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定研究尚不显著,这构成了现有文献的一个明显局限。

本文的首要创新之处在于其改革的彻底性,即提议完全废除实体的专家评估委员会(EEC)。这种变革旨在从根源上铲除因人为干预而产生的利益冲突与腐败空间。研究模型的核心是通过一个完全自动化的选拔流程来取代当前依赖实体委员会进行评估的职能。这一变革将现有的、分散在各个大学的地方选拔竞赛(LSC)予以取消,并把非比较性的“国家科学资格”(NSQ)转变为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具有竞争排名的招聘程序,适用于所有三个学术级别(研究员、副教授、正教授)。

另一项关键创新是为确保公平和打击学术腐败与不端行为而设计的精巧机制。为了对抗“学术极化”(即优势团队持续垄断资源)的现象,模型引入了对候选人分数进行时间性重新评估的机制,候选人在排名中等待的时间越长,其评估分数会相应提高。此外,为甄别“学术寄生”这一更为隐蔽的学术腐败形式,模型提出了“主要信息”核查机制,利用AI深度交叉验证候选人信息的原创性、在合著中的真实贡献度、以及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等,从而区分出真实的学术产出和仅为“炫耀”的成果。

三、全国统一平台与AI评估机制设计

该模型提议建立一个名为“国家高等教育招聘程序”(NRPHE)的全国性招聘平台,整个过程在没有地方委员会干预的情况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寻租和腐败的机会。在该程序中,评估内容根据职位级别有所区分:对于研究员职位,程序将只评估其研究活动;对于副教授和正教授职位,评估则涵盖研究、教学、机构服务和第三方任务四个方面。为确保对所有候选人的包容性,模型规定每个活动领域都应获得相同的分数权重,最终总分由各部分分数的简单算术平均值构成。

在具体的评估与排名环节,每个全国性竞赛都将配备一个由各科学界共同认可的指标仪表盘,AI系统据此对候选人进行打分(分数范围为0/100至100/100)。只有当候选人的分数达到或超过一个预设的门槛值(例如70/100),他们才会被纳入一个全国性的排名,各大学将从这个排名中直接挑选所需的人力资源。如果AI在评估中发现候选人提供的信息与网络数据存在差异,该申请将被暂时转交至一个由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控制办公室进行核查,以确保流程的准确性。

在最终的聘用规则上,模型设定了主要规则和例外条款。主要规则要求各大学必须按照全国排名的分数从高到低进行选择。而例外情况是,大学可以选择根据特定的“专业领域”进行招聘,这些专业领域将由AI从各学科的声明中提取,形成第五个层次的候选人分类。如果大学希望使用此例外规则,必须事先向大学与研究部(MUR)提交选择动机并获得批准,且在未来几年内报告其合规性,否则将面临严厉制裁。这种严格的监督和问责机制,正是为了防止例外条款被滥用,成为滋生新型腐败的温床。

四、技术驱动改革的公共治理启示

本文的借鉴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将技术创新作为战略驱动力以改善公共机构伦理模式的具体范例。该研究清晰地表明,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流程,有可能将招聘决策从充满偏见和利益冲突风险的人工评估,转变为一个更加客观、透明和以数据为基础的体系。废除实体委员会,实现评估的完全自动化,被视为是加强良好治理、预防腐败和提升行政透明度的关键步骤,这一思路对其他公共部门的改革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此外,该研究也揭示了未来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长期价值。尽管这种颠覆性的改革方案可能会在学术界内部引发争议,但作者认为,这类改革的进程将是不可逆转和不可阻挡的。从长远来看,采纳这样一个旨在遏制“人才流失”并促进公平竞争的系统,其积极效应将在中长期内显现。最终,为师生创建一个更具伦理性、包容性和公平性的招聘环境,是这项改革所能带来的宝贵价值。

后记

推倒一座高墙很难,但为了给后人奠定一块更坚实的基石,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变革的浪潮或许会迟到,但终究无法阻挡。

编辑:Kenny



博雅法理



BOYAFAL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反腐:象牙塔的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