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实践记实录|“AI泉涌,智启新程”就业实践团参访中铁十四局,感受“制造”到“智造”的发展之路
作者:微信文章AI泉涌
智启新程
· 参访中铁十四局 ·
·感受“制造”到“智造”的发展之路·
为帮助同学们洞悉行业前沿动态,拓展职业发展视野,实地感受AI技术在交通制造中的应用。北京交通大学“AI泉涌,智启新程”就业实践团一行赴中铁十四局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项目部开展现场参访调研活动。
实践团本次实地调研的是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是济南市“黄河隧道群”重点项目,承担着贯通黄河两岸、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使命。项目方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工程概况、盾构施工原理及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本项工程西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东接历城区唐冶片区,全长4.76公里,其中盾构段达2.9公里,是黄河流域目前直径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城市隧道之一。
实践团在项目部大厅认真聆听了项目技术负责人关于隧道设计理念、施工工艺、技术创新及风险应对等方面的介绍,团员们深刻理解了“穿黄”工程对土层识别、掘进参数、设备调度、实时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参观过程中,项目技术人员还展示了施工现场的“智慧平台”与远程监控系统,实践团同学就“数据驱动的智能施工”、“工业控制软件的国产化”、“AI在施工安全预警中的应用”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为进一步了解智能建造落地的成果,项目部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及现场安全防护培训,确认无安全风险及隐患后,实践团成员在项目组工作人的陪同下,到已建成的穿黄隧道现场参访,重点了解超大直径盾构成套施工技术、盾构智慧管控系统以及多项前沿技术,同时参观了“黄河号”盾构机全貌,直观感受智能建造的复杂协同与工程系统结合的成果。
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充分发挥了核心优势,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突破多项难题,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次实地调研让实践团团员们真切体会到“从代码到工地”的技术落地过程,也进一步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未来,计算机学院将持续构建校企联动平台,进一步探索前沿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在“强国建设、青年有为”的时代主题中,书写属于北交大青年的实践答卷。
编辑 | 裴慧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