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小说的独门技巧:用机器犁地,用人收割
作者:微信文章AI写小说的独门技巧:用机器犁地,用人收割
什么AI写小说?工具罢了。别指望它替我们构思灵魂,但它的确能帮我们甩掉那些繁琐的苦力活儿,把精力真正用在刀刃上。
今天不讲虚的,只讲我摸爬滚打总结的硬核操作——如何让AI成为你最趁手的犁,而你,只需稳稳扶住方向,最后摘下那饱满的果实。
一、别让完美主义卡死第一步:先放AI出来“撒野”
新手常犯的错误就是要求AI一步到位写个“精品”出来。这不可能,也浪费精力。关键是让AI先动起来,替你铺开最初的粗胚。
操作1:用“关键词风暴”炸开脑洞
别干想。把你脑中模糊的念头、零碎的灵感,哪怕只是“末世”、“废土”、“女工程师”、“机械狗伙伴”、“能源危机”这几个词,一股脑丢给AI。
指令示例: “基于以下关键词:末世废土、女工程师、忠诚机械狗、能源争夺、地下避难所,给我快速生成3个不同走向的短故事梗概(每段不超过100字)。
要求:突出核心冲突,至少包含一个意想不到的反转点。”
目的: 不求完美,但求打开思路,提供你没想到的可能性。AI生成的反转点常能带来惊喜。
操作2: “角色速写”生成器,别空想人设
人物卡壳?别自己硬憋。给AI几个核心标签,让它批量生成角色雏形,你只需从中挑选、修改、组合。
指令示例: “生成5个 ‘表面儒雅实则心狠手辣的古代商人’ 的角色设定。每个设定包含:1个核心性格矛盾,1个标志性外貌细节,1个不为人知的隐秘欲望(越阴暗越好),1句符合其身份的口头禅。”
目的: 快速获得大量素材,刺激你的灵感,避免人物模板化。核心是那个“隐秘欲望”,AI常能给出意想不到的阴暗面设定。
二、人设立体化:给AI“喂”细节,别让它瞎编
AI写人物容易写得单薄。关键在于:你必须提供核心细节,让AI围绕这些细节去“编织”人物反应。
操作3: “核心特质+极端场景”拷问法
别问:“这个角色性格怎么样?” 这太笼统,AI只会给标签。
正确操作: 定义好角色 1-2个最核心的特质(如:极度吝啬、有严重洁癖),然后 设计一个极端场景,让AI模拟角色反应。
指令示例: “角色核心设定:张老板,50岁,靠收废品起家的亿万富豪,极度吝啬,有严重洁癖。
场景:他唯一的、视若珍宝的定制西装(价值数十万),被一个浑身脏污的流浪小孩不小心蹭上了大片油渍和泥巴。
请详细描写张老板在 事发瞬间(0.5秒内)的面部肌肉变化、第一个身体动作、冲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必须符合身份和性格)以及内心最暴戾的念头。”
目的: 逼AI在具体冲突中展现人物特质,生成的反应往往比泛泛而谈的“性格描述”生动百倍,你能从中看到角色的灵魂。
操作4: “人物关系网”生成器
复杂人物关系是长篇的基石。让AI帮你梳理潜在的联系和冲突。
指令示例: “已知核心人物:A(野心勃勃的私生子皇子)、B(手握兵权的忠诚老将军)、C(深爱A但被家族许配给B的贵女)。
请生成一张 包含此三人的人物关系网图(用文字描述),至少挖掘出4条隐藏的冲突线(如:权力、情感、旧怨、秘密),并点明每条冲突可能爆发的关键事件诱因。”
目的: 可视化关系,预埋冲突火药桶,后续剧情直接点燃即可。
三、剧情卡死?让AI当你的“急救员”
写到一半卡文,脑袋空白?别硬抗,让AI提供几个“破局”选项。
操作5: “剧情树”紧急分叉
清晰告诉AI你卡在哪里,以及你想要达到的下一个目标(比如:主角必须拿到关键证据;反派必须暴露一个弱点;两个角色必须决裂)。
指令示例:
“当前剧情:侦探男主在调查连环杀人案时,发现所有线索都隐隐指向他最好的朋友。他潜入朋友家书房,刚发现一个可疑的带血证物,突然听到朋友开门回家的声音!朋友正在朝书房走来!
我的目标:必须让男主安全脱身,同时这个事件要成为两人关系彻底破裂的转折点。 请立刻生成 3种截然不同的脱身方式(每种不超过50字),并说明每种方式如何导致两人关系不可挽回地破裂。
要求:脱身方式要符合男主‘冷静机智但重情’的性格,破裂原因要足够残酷深刻。”
目的: 提供多种可能性,打破思维僵局。AI生成的脱身方式可能比你苦想的更巧妙。
操作6: “反派补完计划”
反派太弱智?剧情就没张力。让AI帮你把反派动机和行为逻辑补得足够扎实、足够合理(甚至能引发一丝共情)。
指令示例: “反派设定:‘暗鸦’,高科技犯罪组织首领,专门窃取富豪的‘记忆备份’进行勒索。
当前问题:动机显得太单薄(只为钱)。请为‘暗鸦’设计一个 极其个人化、充满悲剧色彩且逻辑自洽的深层动机
(比如:亲人因富豪的某种行为受害?自身被记忆科技伤害过?),并详细描述 这个动机如何一步步扭曲了他的价值观,最终走向犯罪。
要求:动机要能解释他为何执着于‘记忆’这种特殊目标。”
目的: 让反派立住,剧情冲突才更有看头。“扭曲过程”是关键,AI能给出合理推演。
四、风格化:给AI“上紧箍咒”,别让它放飞
AI默认文风是白开水。想要冷峻、华丽、幽默、古风?必须用例子和具体指令“锁死”它。
操作7: “风格模版”精准投喂
不要只说:“模仿鲁迅风格”。没用!
正确操作: 找到一段你想要的风格的具体文本(你自己的或别人的),直接喂给AI,加上精确要求。
指令示例: “请严格模仿下面这段文字的 语言风格(冷峻、简练、充满隐喻)、句式特点(短句为主,多断句)和氛围营造手法(用环境暗示心理),
续写一段约200字的情节(情节自定):`【
你的示例文本】城市像一块巨大的、生了锈的铁板。他走在缝隙里,影子被路灯拉长,又压扁,像一条濒死的鱼。橱窗里的模特穿着光鲜,眼神空洞,嘴角却挂着永恒的微笑,嘲笑着每一个路过的影子。
他知道,自己也是其中一个影子,只是更旧些。` 续写要求:主角发现了一个跟踪者。”
目的: 直接提供“样板间”,让AI有据可依,最大程度逼近你想要的味道。
操作8: “避雷针”指令
AI特别爱写废话和俗套描写(比如“他有一双深邃的眼睛”)。
指令示例: “描写女主角初次登场的场景(古风)。
要求:1. 绝对禁止出现‘美丽’、‘漂亮’、‘倾国倾城’等直接形容词;
2. 绝对禁止描写眼睛(如‘明眸’、‘星眸’);
3. 必须通过至少三个独特细节(如:她走路时腰间一串旧铜铃的声响节奏、指尖沾染的某种特殊颜料的痕迹、看人时微微偏头的角度)和周围人的反应(不超过2人)来侧面体现其特别。
环境氛围要压抑(雨前闷热)。字数:150字左右。”
目的: 用“禁止项”堵死AI的偷懒套路,用“必须项”逼它进行更有创造性的细节描写。
核心心法:AI是骡子,你是把式。
方向你掌: 核心创意、人物灵魂、故事主线、情感落点,必须牢牢握在你手里。AI只负责拓展、填充、提供选项。
素材你喂: AI生成的是“毛坯”,你需要不断“投喂”精准的细节、例子、要求,才能让它输出有用的东西。它不会凭空理解你的“感觉”。
成果你改: AI生成的所有内容,必须!必须!必须! 经过你的大刀阔斧修改、增删、润色、重写。
把它生成的段落当作灵感来源或待加工的原材料,而非成品。直接贴AI原文?那是扑街之道。
警惕舒适区: AI容易重复套路。当你发现它生成的东西开始“似曾相识”,立刻更换指令模式、提供新的参考、或干脆自己上手写一段给它做示范。
总结:
用AI写小说,不是把脑子交给机器,而是让机器替你的笔头做苦力。核心技巧在于:用精准、具体、甚至刁钻的指令,像驾驭烈马一样驾驭AI的算力。
让它替你“野蛮生长”出素材和选项,你来当那个无情的园丁,修剪、嫁接、培育出真正属于你的故事。
省下的是查资料、写流水账、抠细节的时间,赢得的是更专注的构思、更极致的打磨、更自由的创作。别被工具吓倒,让它成为你手中最快的那把犁,深耕故事的沃土——最终站在丰收之地插旗的,只能是你自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