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AI系统算出40个“猎潜点”,结果被40艘中国军舰教做人
作者:微信文章7月的南海,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正穿过吕宋海峡。舰桥里,军官们盯着崭新的AI系统屏幕,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可能有中国潜艇”的位置。
他们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展开的“猎潜”行动。
谁知道,猎人早已成了猎物。
“我们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法国海军参谋长尼古拉斯·沃朱尔上将事后接受英国《海军新闻》采访时,语气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
这话听着硬气,可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事情要从法军的“克莱蒙梭-25”任务说起。2024年底,“戴高乐”号浩浩荡荡离开土伦港,一路向东,目标直指印太。法国人对外宣称这是“1960年以来首次派航母群到太平洋”,要“保障权益、强化协同”。
说白了,就是想跟着美国大哥在亚太刷存在感。
可这趟远航从一开始就不顺。在叙利亚附近,俄军苏-35贴着甲板呼啸而过,吓得法军紧急起飞拦截。到了红海,胡塞武装的火箭弹又在舰队附近炸起水花。
一路提心吊胆到了南海,法军觉得该“露一手”了。
他们这次带了“秘密武器”——4套超算系统,专门跑AI程序。
指挥官给AI提了个问题:“怎么穿印尼海峡最安全?”
AI立马调出演练数据,算出几百个“潜在威胁点”,还给出了详细的拦截方案:反潜机升空、护航舰前出、发现即追。
法军觉得有了AI加持,在南海可以“横着走”了。
他们忘了一件事:在超算榜单上,中国常年霸占前十;在AI应用上,中国从辅助决策到装备诊断早就玩得炉火纯青。
就像村里刚买了拖拉机的农户,兴冲冲要去镇上比速度,结果发现人家早就开上高铁了。
现实给了法军一记响亮的耳光。
刚进吕宋海峡,瞭望哨就喊了起来:“前方有中国军舰!”
一艘054A型护卫舰稳稳地停在航线前方,舰艏主炮清晰可见。法军还没缓过神,雷达屏幕上又跳出一串光点……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累计碰上了40艘中国海军舰艇。
这规模让法军上将都坐不住了。有军官私下吐槽:“在相当于地中海三分之二的海域里,到处都是中国军舰,我们的反潜计划根本没法展开。”
更让他们紧张的是,山东舰航母也出现在附近海域。虽然双方没有直接碰面,但中国舰艇已经隐隐形成了包围之势。
你以为法军会硬刚?
恰恰相反。
有消息说,他们把国旗升到三分之一——这在海军礼仪里是“表示敬畏”的意思。
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连舰载机都少升空,生怕刺激到中国海军。对比美军在南海的咋咋呼呼,法军这次低调得不像样。
其实,“戴高乐”号本身就是个“瘸腿货”。
标准排水量才3.5万吨,满载也不过4.25万吨,还没中国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大。动力系统更是硬伤——直接把核潜艇的反应堆搬上来用,结果毛病不断,最大航速才25节。
难怪被戏称“史上最慢核动力航母”。
舰载机也撑不起场面。24架“阵风”号称“最强四代半”,可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早就在演习中赢过它。咱们山东舰的歼-15是重型舰载机,航程、载弹量都比“阵风”强,更别说南海还有歼-20战备巡航。
真要动起手来,法军的AI推演怕是要变成“被吊打”模拟器。
法军的麻烦还不止这些。
补给舰“雅克·舍瓦利耶”号看着挺大,可在远离本土的南海,想找个安全的补给点难如登天。军官们私下抱怨:“要是对峙时间长了,燃油和弹药都跟不上,AI再厉害也没用。”
这也是为啥后来法军没敢闯台湾海峡。
一艘护卫舰和补给舰悄悄停到琉球群岛,对外只说“穿台海没意义”。
中国海军也没为难他们。既没驱离也没警告,就这么不远不近地跟着。
这其实是高手过招:你不越线,我不动手,但实力摆在这儿,谁也别想耍花样。
法军心里清楚,真要是撕破脸,别说追潜艇,能不能安全驶出南海都难说。
40艘中国军舰不是摆设,山东舰的歼-15随时能升空,南海岛礁上的雷达和导弹盯着每一个角落——这才是中国维护主权的底气。
法军离开南海时,舰上的AI系统还在嗡嗡作响,可指挥官们再也没让它推演过“猎潜”计划。
他们终于明白,在南海这片海域,不是靠几套超算、几句硬话就能说了算的。
这场闹剧说到底,是法国的野心配不上实力。想跟着美国在亚太刷存在感,又没那个本钱,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法军的这次远航成了国际笑谈,也给那些想在亚太搞事的国家提了个醒:
时代变了,想靠几艘军舰就耀武扬威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南海的浪还在拍打着礁石,中国军舰的航迹依旧清晰。
这里是我们的家园,谁想来撒野,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