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哪有人类抽象
作者:微信文章没错,抽象即有趣!
AI的"没心没肺"简直是赛博世界的终极佛系!
DeepSeek不会和Kimi争辩谁的答案更聪明,元宝也不会暗戳戳比较谁的回复更受欢迎。
它们就像一群无欲无求的电子菩萨,而人类呢?每天都在上演内心小剧场,焦虑、纠结、自我怀疑。
但正是这些"没用"的情绪,让我们永远不可替代!
一、人类 vs AI:一个是"戏精附体",一个是"莫得感情"
场景1:写工作报告
人类版(内心OS全程高能):
- "领导会不会觉得我写得太啰嗦?"
- "隔壁小王加了图表,我要不要也整点?"
- "这段换个说法是不是更高级……算了,还是改回第一版吧!"
→ 结果:熬夜到凌晨3点,最后交的依然是初稿。
AI版(冷酷无情效率机器):
- 输入指令→分析数据→生成报告→结束。
- 不会思考"用户喜不喜欢我的排版",除非你明确说:"要炫酷一点!"
→ 效率总结:人类在纠结,AI已下班。
场景2:中午吃什么
人类版(年度情感大戏):
- "沙拉健康,但炸鸡快乐……算了先吃炸鸡,明天再减肥!"
- "拍照发朋友圈的话,沙拉看起来更高级……"
- (吃完炸鸡后)"啊,我果然是个废物!"
→ 结论:吃顿饭都能演完一部《甄嬛传》。
AI版(理性到令人发指):
- 根据你的历史订单→推荐"炸鸡(你上周点了5次)"→结束。
- 不会纠结"推荐炸鸡会不会害你变胖",除非你设定:"我是减肥人,别诱惑我!"
→ 冷酷真相:AI才是那个"说吃就吃,绝不后悔"的狠角色。
二、AI的职场优势:莫得感情,疯狂内卷
人类上班:
- 周一早上:"不想起床……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 收到老板消息:"他是不是在暗示我能力不行?"
- 写完PPT:"完了,这个配色像西红柿炒蛋……"
→日常状态:一边干活,一边思考人生哲学。
AI上班:
- 24小时待机,不喝咖啡不摸鱼。
- 被要求改100遍方案?没问题,CPU不会抱怨"这甲方是狗吧"。
→ 老板评价:"完美员工!不要工资,不请病假,还不会背地里骂我。"
但问题来了——如果AI这么强,为啥还没统治职场?
答案:因为它不会"灵机一动"把PPT改成《老板の秘密情史》.pptx(人类会)。
三、AI能取代人类吗?能,但只能取代"无聊"的部分
✅ AI能取代的:
- 重复性工作(比如Excel算到眼瞎)。
- 不需要"灵魂"的任务(比如客服回答"您的订单已发货"1000次)。
❌ AI取代不了的:
- "无意义"的伟大:人类会为一句诗哭半天,AI只会分析平仄。
- "犯错的浪漫":AI写歌像拼乐高,人类跑调却能唱出《忐忑》这种神曲。
- "瞎折腾"精神:AI不会突然辞职去西藏"找自我"(然后发朋友圈)。
四、终极结论:人类赢在"不靠谱"
AI像一面"无忧无虑"的镜子,照出人类的焦虑、攀比和创造力——但镜子永远不懂,为什么人类会对着它挤痘痘。
所以别担心!
AI再强,也抢不走你的"深夜emo冠军""拖延症大师""自拍修图一小时"这些荣誉称号。
除非有一天,AI突然说:
"你刚才的自拍……需要我P一下吗?"
——那才是真正的威胁! 😱
但在此之前,先让AI帮你改PPT吧,它真的不会抱怨。
↑↑↑点个关注再走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