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终点是送外卖!阿里史上最大AI投资落地
作者:微信文章<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img />
2025年初,阿里巴巴高调宣布,“史上最大AI投资”。
但喝着奶茶,开始担心血糖偏高的大家,很快就发现,阿里的资源正向外卖业务倾注。
年初说All in AI,现在是all in 外卖。
为什么呢?
因为waimai 包含两个ai。
一个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另一个叫Aggressive Investment(激进投资)。
看来,外卖就是国内互联网大厂,最重要的AI项目。
AI也很卷
只有外卖还是独家
互联网行业,只有一家独大,才能过上好日子。双寡头、三寡头,都会滑入高烈度竞争。
最近有大佬给外卖大战算了一笔账:
预计未来一年里,阿里外卖、京东将分别亏损410亿与260亿人民币,美团EBIT(息税前利润)减少250亿。
报告表示,阿里计划在未来一年为外卖及即时零售投入550亿元,预计每单亏损2.7-3.7元。
近千亿撒出去,只为了让全国人民多喝几杯奶茶?大家的血糖还健康不?
过去3个月,阿里本地生活市场份额从20%飙升至36%,美团则守住55% 的基本盘,京东以9%居第三。
美团凭借700万骑手网络和闪电仓(3万个前置仓)稳居第一,日订单1.2亿单,闪购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超50% 。
<img />
<img />
<img />
阿里以“淘宝闪购+饿了么配送”组合拳,日订单突破8000万单,单月增长33% ,直逼美团。
蒋凡的“统一作战”
2025年阿里最大的动作,并非补贴,而是彻底重构组织架构。打破2023年设立的“1+6+N”分散架构,重新转向集中化指挥体系。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饿了么董事长兼 CEO吴泽明,飞猪CEO庄卓然,两人都向蒋凡汇报。
39岁的蒋凡,统领淘天、饿了么、飞猪三大板块。彻底解决“指挥官不在指挥部”的历史难题。
简单来说就是“集中目标,统一作战”,这或是阿里对七年分散化试错的一次纠偏。
阿里吃够了分散架构的苦头。2018年收购饿了么后,业务散落于支付宝、口碑、高德之间,协同低效。
如今蒋凡的“统一作战”,可以说是参考了美团的核心战略。
2024年,美团创始人王兴宣布任命:80后王莆中任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凭借集中化调度,将配送、到店、闪购拧成一股绳。
<img />
<img />
<img />
AI是底牌
也是烟雾弹
商务部预测,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阿里以550亿亏损为赌注,争夺下一个消费入口的主导权。
外卖用户可转化为电商、旅游等高利润业务客户,形成“以战养战”的流量漏斗。
京东刘强东就直言:“40%外卖用户会购买京东商品,烧钱做外卖比买流量更划算”。
阿里一面高举“All in外卖”旗帜,另一面仍押注AI技术重构成本结构。
在AI领域,阿里巴巴在生成式AI基础设施即服务(GenAI IaaS)市场排名第一,2024年下半年市场份额达23.5%。
IDC预测2024-27年GenAI IaaS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60%。阿里凭借AI基础设施的领先规模、庞大企业客户基础,有望获得最大收益。
阿里赌的是“流量×履约×AI”的三重杠杆,蒋凡能否复制淘宝移动化转型的成功,值得期待。
<img />
<img />
<img />
小结
通义千问的小目标,原来是外卖亿单。阿里送的外卖,是阿里重要的AI项目。
说好的3800亿AI技术基建,原来砸进了外卖奶茶。
<img />
<img />
<img />
积极点看,外卖是资本与技术的双重战场,而AI是这场烧钱游戏的终结者。
战场终局,将取决于谁先跳出“补贴焚钞”的循环,用技术烧出真正的护城河。
科技巨头,都在争夺现实世界的控制权。
外卖业务,成为人类活动最高频的物理世界数据采集器。它用每一份送达的餐食,将无序的城市生活,转化为可计算的AI训练集。
当AI无人机掠过城市上空,AI算法接管店铺运营时,外卖最终会是一场静默的AI革命。
•END•如需转载原创文章,请联系微信:onejige
秒懂的点个「赞」和「在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