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7-9 00:34

当AI包办90%的编程,顶尖大学紧急改教“批判性思维”

作者:微信文章

【编者按】当AI能以秒速生成代码,计算机科学(CS)专业的“黄金门票”似乎正在褪色。入门级岗位骤减65%,让无数学生和教育者陷入迷思:如果编程本身不再是门槛,CS教育的核心价值何在?这并非杞人忧天。真正的危机,潜藏在一个更深的悖论中——若AI取代了所有“菜鸟”,未来的资深专家又将从何而来?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场由AI引发的教育变革,剖析“回归基础”与“拥抱AI”的两条路径,并尝试在代码与思想的十字路口,为未来的程序员找到新的生存法则。

AI正在杀死初级程序员,但杀不死真正的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学位曾是通往就业乐土的黄金门票,”一位大四学生对《纽约时报》感慨,“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抱怨,而是对一个残酷现实的精准描述。根据CompTIA的数据,过去三年,面向经验不足两年求职者的技术岗位数量暴跌了65%。背后的推手,正是那个我们既爱又怕的名字——AI。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接管了编码的某些方面,曾经作为新手程序员“练级村”的入门级工作,正在被无情地抹除。

意大利“蜘蛛”地空导弹的拆解

聚焦AI落地与工程实践!GitHub本周爆火项目,哪个能让你的效率翻倍?(2025年第27周)

AI不再纸上谈兵!GitHub爆款项目揭秘:如何打造生产级LLM应用?(20250707-日报)

智商税还是真犯罪?揭秘Jane Street在印度被禁的“百亿策略”

这引发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如果AI足以替代初级程序员,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出未来的高级程序员和系统架构师呢? 这就是当前计算机教育面临的核心“经验悖论”。没有了大量基础项目的实战演练,学生如何积累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成长为能够审查、指导甚至修正AI的专家?

面对这场风暴,全球的大学和教育者正紧急调整航向,探索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路径一:回归本源,强化“不变”的核心能力


许多资深从业者和教育者坚信,越是风云变幻,越要抓住不变的根本。正如社区讨论中一位用户所言,代码审查至关重要,而“要教会人们如何审查代码,你首先得教会他们如何编码。”

这种观点认为,CS的精髓从来不只是写代码,而是其背后的“计算思维”。这包括:
•问题分解:将宏大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可管理的小任务。•逻辑与数学:深入理解离散数学、集合论和逻辑,这是构建一切复杂系统的基石。一位评论者强调,许多图形和算法程序高度依赖数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GPU。•底层原理:学习C语言和汇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真正理解计算机如何工作、内存如何管理,以及为何会出现缓冲区溢出这类安全漏洞。这种底层知识,是诊断和解决AI可能无法理解的深层次问题的关键。
AI或许能写出看似可用的代码片段,但它无法真正“理解”。当AI“产生幻觉”或生成有缺陷的代码时,只有具备扎实基础的人类专家才能洞悉其谬误,并进行修正。
路径二:拥抱变革,培养“与AI共舞”的新技能


另一派观点则认为,固守传统无异于刻舟求剑。未来属于那些懂得如何驾驭AI的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Level Up AI”项目,正是为了构建AI教育的共识。其负责人Mary Lou Maher指出,未来CS教育的重点将从编码转向计算思维和AI素养。

AI素养,意味着要学会如何与AI高效“对话”:
•精准提问(Prompt Engineering):学习如何用清晰、无歧义的语言向AI描述需求,引导它给出高质量的答案。•批判性评估(Informed Skepticism):培养对AI生成内容审慎怀疑的态度。一位用户分享的个人经验视频就揭示了,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大量冗余和无用的“死代码”,看似高效,实则增加了维护成本。•人机协作:将AI视为一个强大的副驾驶,而不是自动驾驶仪。利用它处理重复性、模板化的工作(如编写单元测试、生成API样板代码),从而将人类的精力集中在架构设计、复杂逻辑和创新上。
斯坦福大学的Alex Aiken教授甚至预测:“软件工程岗位的增长可能会放缓,但参与编程的总人数将会增加。” 这意味着,AI可能成为一种技术民主化的工具,让医学、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家也能构建满足自己需求的程序。
结论:从“代码工人”到“思想领袖”


那么,正确的道路究竟是哪一条?答案或许是:两条路都得走。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做法或许代表了未来的方向:课程既包含传统的计算基础和AI原理,也提供大量使用新工具设计软件的实践经验。教育的核心,正在从传授“如何做”(How)转向启迪“为何如此”(Why)以及“假如怎样”(What if)。就像教育家西摩·派普特在其经典著作《Mindstorms》中所倡导的,计算机应是帮助孩子思考的强大工具,而非简单的指令执行器。

未来,一个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可能不再是因为他能写出多么精妙的代码,而是因为他具备:
1.深刻的洞察力:能判断AI方案的优劣,预见其潜在风险。2.严谨的批判性思维:能识别并修正AI的“幻觉”。3.强大的系统设计能力:能驾驭AI,构建稳定、可靠、创新的复杂系统。
AI的浪潮,淘汰的可能只是“代码工人”,但它永远无法取代具备深刻理解力和判断力的“思想领袖”。计算机科学的黄金时代或许没有结束,只是入场券的底色,从“代码”换成了“思想”。

对于这场正在发生的转变,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是应该回归硬核的计算机底层原理,还是全面拥抱AI,培养“人机协作”的新技能?或者,你认为真正的答案在别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内链接


灵魂的问题: https://developers.slashdot.org/story/25/07/06/0237251/how-do-you-teach-computer-science-in-the-age-of-ai

个人经验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ie809m0pE

Mindstorms: https://www.amazon.com/Mindstorms-Children-Computers-Powerful-Ideas/dp/046504674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AI包办90%的编程,顶尖大学紧急改教“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