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7-5 17:14

AI时代的「时间管理」,是把不重要的事情交给AI

作者:微信文章


全文共有 2700 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最近觉得自己业余时间太无聊,想给自己找点事做。一通探索下来,健身、副业、做手工…什么都想尝试,结果什么都做不好,后来内耗无比,干脆摆烂。

回想一下,这和工作时的我完全不一样呀,工作状态的我可以快速拆解任务,然后坚决按时完成。

于是我如法炮制,在周末列出密密麻麻的计划表,想着如何在24小时之内更多的事情,想着自己做自己的领导。

结果,只执行了2周…GG

一切都怪第三周的新游戏太吸引人…人一旦懈怠,计划执行不下去,就开始自责,觉得自己意志力不够,然后更加努力地制定更严格的计划,人越难完成,结果也越挫败。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在PUA了自己一段时间后,我才认识到,这压根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

真正的时间管理不是填满时间

传统的时间管理理论告诉我们,要精细安排自己的日程,把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

但这并不符合人性,因为我所安排的,不一定都是我想做的。看起来我是在做自己的领导,但其实基于这种方式,我不可能是一个好领导。

我其实在努力避免思考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

我需要做什么?

只要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我其实还是在被动接受任务,而这种方式,注定就不存在最核心的主动性。

我没有在管理时间,而是被时间管理。

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牛马,但实际人不是牲口,也不应该被事项占据完整的时间。

问题不在于执行层,而在于决策层。

好的时间管理,不是把自己的时间堆满,而是提高时间的单位价值。

主动出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正解。

可是大家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并且十分取决于运气的事情,很多人往往并不能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那么,“不想做的事情”呢?

我不想每天写烦人的工作日报,我不想每个月花接近一天的时间去写又臭又长的月报,我不想在心流状态下被各种无脑问题打断,我不想接手那种前人留下的、文档不清、目标不明的烂摊子……

太简单了!我随口可以说出一大堆让我厌烦的事情。

于是我的想法就像一个雕塑一样,凿掉不需要的部分,重要的部分慢慢就展露了出来。或许,我们需要把不重要的东西剔除掉。

很明显,我想要拥有大块完整的时间,让我专注于做创造性的工作。

这才是属于我的时间管理。

好了,想清楚了我需要做什么了,然后呢?



不重要的事情,需要拖延

后来实践下来,发现最有效的方式是以毒攻毒…

我最擅长什么?拖延!

没错,那就把不重要的事情拖延到底,而且,真的十分有效。

在之前的工作中,我同时会负责多个项目,其中有些项目有趣且有价值,领导也看重,我动力十分强。

有段时间公司需要更换管理软件,让我进行调研,这个事情十分繁琐,且我也不觉得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于是我就一直以核心项目有紧急问题为由,拖着这个调研,当然老板也无话可说,因为从优先级来说,确实调研这件事情不高,

结果一个月过后,领导找了另一位同事来做这个苦差事,我也就欣然交接过去了。

不止于此,公司其实很多不重要的活,拖着拖着就没了,所以其实真的不必要过于焦虑。决定成败的事情,往往就只有几件,更需要的把有限的精力付出到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其实生活也一样,总有亲朋好友发来一些砍一刀链接,或是推荐一些看起来很有用但实际不咋滴“科普知识”,以前我会立即处理,生怕错误什么。

现在,我通通把它们归为不重要,过一段时间,活动过期了,链接失效了,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我的时间和精力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什么都重视,只会让你分身乏术,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不想做 ≠ 不需要做

但你肯定会说,有些事拖不掉啊!

我不想整理文档,但是文档的整洁很影响效率。

我懒得回复邮件,但是工作邮件不得不回复,

我不想写工作日报,但是领导要求必须要写。

以前,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但在AI时代,不一样了,AI可以帮你做这些事情。

主动者的思维模式是:这件事砸下来,第一反应不是“我该怎么做?”,而是“这件事,配我亲自做吗?”、“AI能先替我做一遍吗?”

提高AI在你工作流程里的渗透率,就是我们这种“懒人”的终极武器。

你把你一天的工作流程,从早到晚,全部梳理一遍,越细致越好。然后把你“不想要清单”上的那些活儿,尤其是流程固定的,全拆解出来,让AI替你做。



AI时间管理法

我现在的时间管理是这样的:

第一步:列出所有要做的事情

不要筛选,什么都写下来。

工作的、生活的、学习的,统统列出来。

第二步:标记情绪

在每件事情后面标记:

😊 想做

😐 无所谓

😫 不想做但重要


第三步:AI接管

把所有😫的事情交给AI。

会议记录?AI自己听,帮我整理吧。

文档整理?让AI帮我归类。

Email回复?让AI帮你起草。

第四步:专注核心

把省出来的时间,全部投入到😊的事情上。

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例如那个让我深恶痛绝的日报,我现在直接开一个AI对话,system prompt给到:



然后再跟他语音唠唠今天干的活,让AI直接输出整理好的格式,我只管复制粘贴。

我有一个设计师朋友。

以前她每天要花2小时整理客户反馈,1小时写提案,1小时做竞品分析。

这些事情重要吗?重要。

她想做吗?不想。每次做完都觉得很累。她只想安静地画画。

现在她把这些事情都交给AI了:

AI帮她整理客户反馈的关键点

AI帮她写提案的初稿

AI帮她收集竞品信息


她只需要在AI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意和判断。

结果是什么?

她的设计水平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因为她把时间花在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创意和设计。

最小起步动作

最后,分享一个我私藏的、有点像作弊码的技巧:设计一个“最小起步动作”。

任何一件你觉得难到不想开始的事,一定是因为你的第一步,迈得太大了。人脑天生就会逃避困难和未知。

这里有个心理学上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简单说就是:人脑对“没做完”的事,记得特别牢,有种非要把它搞完的强迫症。

所以,秘诀就是,骗你的大脑“开始”就行。

不想写那个复杂的方案?别想那么多,你的任务只是“打开Word,写下标题”。

不想做那个头疼的设计?别想那么多,你的任务只是“打开PS,新建一个1080的画布”。

不想健身?你的任务只是“换上运动鞋,出门站5分钟”。

只要你开始了,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那个“未完成”的魔咒就开始生效,它会推着你往下走。我每次不想写稿时,就跟自己说:只写10分钟。结果往往是不知不觉就写了一两个小时。

所以你看,所谓的时间管理,到头来其实是在设计你的人生。目标不是让你成为一个转速更快的陀螺,机器的事,有AI在做。

对我来说,它的目标是,让我能高效地搞定那些“必须做”的事,然后有大把的时间,开车去山里发呆,跟朋友不紧不慢地喝杯咖啡,或者在家琢磨一顿好吃的饭。这种生活,远比把自己累到死更有价值。

通过一个“不想要”清单,用“策略性拖延”和“AI授权”干掉那些低价值工作,再用“最小起步动作”启动你真正想做的事。

祝你做到真正的时间管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的「时间管理」,是把不重要的事情交给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