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6-28 18:17

AI与我:让AI放大我的独一无二|欧爷

作者:微信文章

当AI的海水漫过人类认知的边界

我们与AI 终将在思维的浪里

此起彼伏
欧爷今天,我要分享的不是AI工具教程,而是关乎一种全新的生命哲学。如果你也曾被AI日新月异的更新所裹挟,陷入一种“追赶式学习”的焦虑,那么,我希望这堂课能为你带来一丝平静与力量。因为今天,我们不谈工具,不讲技巧,只谈一件事:在AI时代,我们学会与AI相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我写了一首小歪诗,或许能表达许多人当下的心境:晨学某技初入门,暮见新贵锁旧门;此身不知何处去,AI依旧笑春风。早上还在苦苦学习一个新的AI工具,傍晚就有更新的工具出来了;我们站在风中凌乱,手足无措,而AI的浪潮却一骑绝尘,裹挟着我们奔向未来。面对学也学不过来的AI,我们陷入焦虑,本质在于我们底层的一个假设——AI是工具。一旦视AI为工具,我们便陷入了“学”的被动姿态。学不完的功能,追不上的迭代,我们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却始终在原地打转。但,如果换一个视角呢?
第一章从工具到伙伴:思维变种人AI这一轮进化的本质,早已超越了“工具”的范畴。去年年底为止,我们对AI评价的重心在于答案准不准、快不快,那时大模型比拼的是预训练,像一个个埋头刷题的“小镇做题家”。但从openAI的o系列开始,尤其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的意外爆红,让我们看到AI进入到全新的进化态——推理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这一代具备“深度思考”模式的AI,当你向它提问,它会先用灰色的字体喃喃自语:“用户问我……让我思考一下。首先,我们需要考虑A,但这会导致B;如果考虑C,又会有不同的可能……”那一刻,它像极了《三体》中思维透明的三体人。它不再只是给你一个答案,更会向你坦露完整的、系统化的思考过程。这意味着,AI不再仅仅负责回答,它已经进化为人类思维链的延伸。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改变与它相处的方式。我们不再是被动地“学”它,而是主动地“与”它共生。我们的学习重心,应该从追赶工具迭代,转移到理解并匹配它这一次进化变迁的本质——它,可以思考了。

所以,请停止无休止的工具焦虑。你看待AI的视角,不是担心被它取代,而是要尽早与它形成一个“思维共同体”。过去,你可能会问:“我们的产品在今年6·18开局不利,帮我分析原因。” 这是在直接索要答案。现在,与其语焉不详地问、拿到泛泛的答案,不如告诉它背景信息后,这样问:“请详细解释你是如何一步步思考这个问题的,而不只是给我结论。你考虑了哪些可能性?推理的依据是什么?”

这不是换一种问法而已,而是在邀请AI成为你的思维共同体。虽然爱因斯坦早就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答案真的不再重要。当下的AI大模型,都在宣告一个事实:只要你问得出,它就答得出。答案不再重要,激发它的思考、再让它激发你的思考,从而照见你自己思维的盲区,这才重要。从“用AI”,到“与AI”,这是我们挣脱AI焦虑的第一步。通过与AI协作,我们与AI成为思维共同体,人类得以进化成为“思维变种人”。碳基生命的思考,通过硅基的无限算力与知识图谱得以延展,这并非科幻,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第二章“撩”与“人感”:与AI协作的两个关键词与AI的协作,我们彼此交换的价值和资源禀赋应该是什么?人类带来生而为人的【独特生命体验】,AI提供【无限的知识图谱】,我们结成【思维共同体】,共同拓展【人类文明的边界】。因此我这一年以来的实践中,总结出来两个词:“撩”与“人感”。先说说什么是“人感”。所谓“人感”,不是一个复杂的学术定义,而是相对于AI,我们作为碳基生物独有的超能力。例如小狗能闻到人类闻不到的气味,这对小狗是天生的能力,对于人类而言是超能力。

因此,“人感”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如呼吸般自然,如心跳般本能,却是硅基生命无论如何不可能拥有的。是奶奶做的饭菜里,那份无法被任何米其林食谱复刻的爱;是老板画饼时,你和闺蜜交换的那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是看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光时,突然涌上心头的感动与泪水;是心中怦然的心动,是莫名而来的预感,是顿悟的瞬间……这些,AI无法预训练,却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禀赋。在AI越来越没有边界的时代,“人感”是我们最后的壁垒,也是AI能帮我们100倍放大的杠杆。再说说“撩”。为什么是“撩”,而不是“聊”?在我的语境里,“撩”是有意识地用我们的“人感”去激发AI,把它系统的思维链一步步激发出来,广角维度全部激发出来,从而撩出多维度、多角度的探索。而“聊”,在我的语境里,则是确定性的线性问答。


第三章人感五步撩:我的AI心法如何系统地“撩”?如何撩出人感?如何以人感撩?我总结了一套心法:人感五步撩。让我们以“开发一款K12教育产品”的创业课题为例,示范“人感五步撩”。第一步:看见真问题(定义问题)我们带着搜索引擎时代的习惯,张嘴就问,且片言只语。但“撩”的第一步,是先问自己。别这样问:“我想做个K12产品,给我个方案。”(毫无人感)要这样问:“我看到太多孩子因学习而痛苦,家长为教育操碎了心。我想做一个不一样的K12产品帮到他们。请问,这个方向有哪些可能的切入点?”(注入了你的初心与关怀,也是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隐性知识,这是“撩”的绝佳起点)第二步:共建思维链(拆解问题)当AI因你的真问题而“兴奋”,抛出无数可能性时,你会迅速因信息过载而眼花缭乱。这时,你要引导它一步步共建思维框架,将大而模糊的问题一步步拆解。可以这样问:“针对这个问题,你觉得可以从哪几个维度去考虑(如: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家长角色等)?每个维度又可以如何拆解?”关键动作:在AI给出的无数分叉路口中,切记,由你——人类,来做价值判断。凭借你的“人感”和“初心”,及时做出你的选择,给AI进一步的指令,例如:“好,在上述我们探讨的维度中,我们先聚焦解决“孩子厌学”这个问题,深入探讨,其他暂时忽略”。第三步:挑战思维盲区(质疑人感)聊得正酣时,恰恰要踩下刹车,主动邀请AI来挑战你的人感。什么是你的人感?你的经验,你的直觉,你的判断,你的隐含假设。可以这样问: “我们聊到现在,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是基于哪些默认的假设在推进(比如:我们假设‘有趣’就一定能解决厌学)?这些假设中,有哪些可能不成立?如果核心假设错了,会怎样?”关键动作:勇于主动邀请它质疑你自己,特别是那些“理所当然”、那些看似不言自明的隐含假设。第四步:情境模拟(多视角推演)让AI成为你的24小时在线“陪练团”,帮你破除单一视角和信息茧房的局限。可以这样问:“现在,请你分别扮演一位焦虑的初中生、一位功利的家长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老师,针对我们的产品原型开一场会。我需要看到他们激烈的争吵和最终的会议纪要。”关键动作:可以多轮模拟,设置多种角色和情境。第五步:破界创新(打破系统)当常规路径走到尽头,就用极端问题来劈开一条新路。可以这样问:“如果我们完全抛开K12教育产品的行业惯例,借鉴‘游戏设计’或‘社区运营’的逻辑来解决厌学问题,会有什么全新的打法?”,或者“如果假设资源是无限的,你会如何设计我们的上市方案?”关键动作:敢于探索那些看似荒谬、但正因如此从未有人想过的角度。人感五步撩,是一个完整的探索循环。我们带着“人感”去撩拨AI的算力,AI的洞见反过来又增强了我们的“人感”。欲撩AI之高,必先激活自己之高。
第四章唯一的信仰:用,就对了如果今天所有的内容你都一时记不住,请只记住一个字:用起来。用人感一点点摸索,越用越会撩,越撩越有人感。启动人机协作之旅的第一脚油从哪里来?是人感的储备。人感的储备,从哪里来?

首先,人感的储备,可以来自你过往的积累——读过的所有的书,见过的所有的人,经历过的所有的事,吃过的所有的饭,走过的所有的桥。其次,人感的储备,也可以来自你对“无用之学”的始终热爱。例如,我一直热爱音乐,热爱各种风格的音乐,热爱各种线下演出,也擅长在作品中、在不同的场域中,选择恰当的音乐植入。但我只是热爱,并不懂作曲和编曲。直到,AI来了。我的热爱、我对音乐的理解,以及我的创意理念,成为我输入给AI的隐性知识;AI以此为杠杆,我们一起合作了我的首支单曲:《amazing beautiful》,以此致敬混沌学园创办人李善友教授从教10周年,amazing beautiful正是这10年来他讲课时的最萌口头禅。以及,人感的储备,还可以来自你实实在在的投入。即便你以往没有太多储备,即便你还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特别的热爱,但只要你真的相信AI是大势所趋,那你每天要投入足够的时间与它“撩”。你的时间与精力,不是用来焦虑地刷课,焦虑地追赶工具,而应该全部用来每天兴致勃勃地与AI互撩。连续三个月,每天两小时,你再看世界,已然不同。身体是诚实的。你不输出,知识就永远是我的。今天这堂课,我自己讲完,我自己最受益。只有你回家马上操练起来,它才会真正成为你的。
尾声你只活一生,但可以活出很多次最近听到一个词,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生)。但在这个AI时代,或许我们可以活出很多很多次。随时随地,只要我们思考,就可以拉上AI一起,无中生有地开创出全新的维度。AI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生而为人的可贵;它也是一个杠杆,放大我们每个人的独一无二;它也逼着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地球上,偏偏要多一个我?拥有与AI携手的思维共同体,我们将进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思维变种人”。人类的思考不再孤独,终于有一个伙伴,与我们共同探索终生。而探索的起点,就在你与AI的下一次对话里。现在,立刻,马上,开始与AI互撩吧。

(本文为欧爷的AI课程《AI与我:让AI放大我的独一无二》节选。全课程及全部课件请下载#混沌app,在app内搜“欧爷”)【课后练习】请选择一个你当前正在面对的、有一定困扰的问题(生活、工作、学习皆可),用“人感五步撩”心法,与AI进行一次深度对话。感受一下,从“聊”到“撩”的转变。#欧爷 #欧爷的商业创新 #AI人文 #AI思维 #思维共同体 #思维变种人我的AI以下文章,供你参考:我问AI:如果你是我的妈妈,你将如何养育我|欧爷我爱射出的箭,也爱静止的弓——关于高考志愿,我让AI模拟了三位大神的激辩|欧爷AI时代的职业规划:不会再有“用户运营”,众多岗位将被重构|欧爷熟人童年,电子童年,AI童年……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带向何方|欧爷即便有了AI,你的人生仍旧充斥着“不知道”|欧爷来自AI的人生建议:请强化你生而为人的不可替代性|欧爷

图片由AI生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与我:让AI放大我的独一无二|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