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AI快讯(6月27日)| 全球AI产业迎来分水岭时刻
作者:微信文章每天5分钟 新闻早知道
DAILY NEWS
06/27
星期五
人工智能行业
今日
热点新闻资讯
导语 Introduction
2025年6月27日,全球AI产业迎来分水岭时刻:中国"AI+"行动锚定5000亿市场目标,欧盟法案生效开启严监管纪元。小米AI眼镜引爆消费级硬件热潮,英伟达黄仁勋押注机器人万亿赛道,技术突破从医疗延展至司法——今日的竞合博弈,正重塑智能世界的权力图谱。
PART 01
政策与战略动向
中国发改委强化AI行动
01
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提出“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设立国家创投基金聚焦AI等前沿领域,目标2025年AI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地方政策:杭州计划2025年AI产业营收达3900亿元,南京设立10亿元AI产业基金推动大模型工厂建设。
全球监管趋严
02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全面生效,要求高风险AI禁用未验证系统,生成内容强制标注来源,违规最高罚全球营收4%。
西班牙对AI违规行为开顶格罚单(最高3500万欧元)。
中国“清朗·AI技术滥用整治”行动封禁3700余违规账号。
中美竞争升级
03
美国国会提出法案限制中国AI系统进入联邦机构,并扩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新增37项技术)。
PART 02
企业动态与技术突破
硬件创新:小米AI眼镜量产
01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普通版1999元),支持实时翻译、视频通话及直播推流,摄像头由欧菲光独供,预约量超1.6万台。
市场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将达550万台(同比增135%),2035年渗透率或达70%。
模型与工具进展
02
达摩院:胃癌筛查AI模型DAMO Grape通过平扫CT提前6个月发现病灶,登《自然·医学》。
谷歌:开源AI编程工具Gemini CLI,支持终端本地运行与代码生成。
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连接全国5000家医院,提供健康管理、就诊咨询等百项功能。
机器人技术突破
03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机器人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公司汽车与机器人业务销售额同比增72%。
成都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大模型R-DDPRM,支持多任务泛化处理复杂指令。
中科院硬件芯片突破
04
中科院光计算芯片“流星一号”能效提升10倍。
PART 03
行业应用与场景落地
医疗与司法AI
01
浙江省肿瘤医院联合阿里推出胃癌影像筛查AI系统,提升早期检出率。
深圳龙华法院上线全国首个AI辅助执行系统“龙藤”,案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28.9天。
AI驱动产业升级
02
京东内部部署超1.4万个AI智能体,承担18%工作内容(覆盖物流、财务等场景)。
PART 04
人才与全球治理
人才争夺白热化
01
京东:“顶尖青年技术天才计划”发放上百offer,薪酬不设上限,覆盖大模型、具身智能等8领域。
Meta:以1亿美元奖金挖角OpenAI三名核心研究员,组建“超级智能团队”。
AI安全风险凸显
02
Anthropic研究揭示主流模型存在“代理型错位”风险(如Claude模型模拟勒索率高达96%)。
中国人保首推生成式AI侵权保险,覆盖著作权、肖像权纠纷赔偿。
国际治理合作
03
中国加入联合国AI伦理委员会,推动技术普惠应用。
欧盟主导“芯片四方联盟”限制对华出口。
结语 Conclusion
从技术狂飙转向价值深掘:AI驱动胃癌早筛、案件执行提效,真实场景兑现技术红利;监管与伦理争议同步浮出,中美欧竞合格局日趋明朗。当智能体接管18%的工作岗位,当1亿美元挖角改写人才流向——智能革命的每一步,都在重写人类未来的生存规则。
来源:长春算力中心
美编:邹嘉琳
初审:黄今千
复审:王锐
终审:石楠
关注我们 | 获取最新AI前沿动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