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6-27 08:06

【建证美好】一带一路国际日!中建一局带你跨越山海,奔赴美好

作者:微信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带一路”是

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追求的是发展

崇尚的是共赢

传递的是希望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

中建一局不忘初心

在19个国别市场开展生产经营

尊重当地文化和民族信仰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

一局智慧和一局方案

与当地民众文化相容、民心相通

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今天

是“一带一路”国际日

让我们一起建证

中埃两国员工梦想的启航

中印两国人民的守望互助

……

中建一局也将始终以

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

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局力量

共同建证美好的未来!

“中国通”的Ammar

埃及



▲埃及新首都CBD项目航拍图

95年埃及小伙Ammar是一名地道的“中国通”,他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异乎寻常的热情。你要问为什么,就要从7年前的故事讲起。

那时的他刚步入大学,面临着攻读何种专业的选择。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中文历史”专业跃入他眼帘,立刻激起他对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无限好奇和向往。随后三年的大学时光,Ammar在老师指导下,从阅读中阿双语教学的入门书籍,到尝试自己阅读《论语》《道德经》等名著,他逐渐对中国文化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也逐渐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Ammar参与中国春节欢庆活动(图右二)

大学毕业后,当看到中建一局埃及新首都CBD项目招聘启事后,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成为中国建筑的一员。在工作中,Ammar充分发挥掌握中阿英三语的优势,很快干得风生水起,不管工作多忙,Ammar每天都会挤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中国书籍。你要问他为什么?他会认真地告诉你:我喜欢中国,我想了解中国!想真正了解中国,我觉得首先必须读懂中国文化!他常说:“你们中国儒家学派讲‘仁、义、礼、智、信’,其实对我们埃及同样适用,我们都需要以礼待人,拥有一颗仁爱的心,靠诚信立足……”

如今埃及新首都项目全面封顶,沙漠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耸立入云。Ammar所在的P3标段项目正进入机电安装和内装施工的竣工收尾阶段,对于未来,他满怀憧憬,希望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一次中国,亲眼看看书中经常提到的长城、故宫、兵马俑,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老文明璀璨与辉煌!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埃及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P4标段

今天,我最好的朋友“东方明珠”和她青梅竹马的男朋友要结婚啦!
由于对中国向往和痴迷,她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东方明珠,她和她男朋友都是狂热的“中国迷”,一个在埃及新首都项目做中文翻译,一个是电气工程师,他们两人都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月前,她悄悄和我说:特别希望能举办一场中式婚礼,像她的中文名字一样熠熠生辉。为了实现她的梦想,一场“秘密行动”就此展开。项目上所有人开始经常背着她们“开小会”,她和她的男朋友总是会遇见一些“怪事”——同事们越来越关心她们、办公室的箱子越来越多、项目上气氛越来越热闹……



▲”东方明珠“和她青梅竹马的男朋友Abdelrahman

一个月后,她俩才恍然大悟,原来项目部要为她们举办一场盛大集体婚礼,不仅有她们喜欢的、丰富的中国元素,还加入了许多埃及当地民俗。当她穿上精心定制的中国传统礼服,在营区内拍摄了独特的婚纱照,收到了印有“百年好合、永远幸福”的中国红包,她感觉自己幸福极了,用中方同事的话说:简直美呆了!这一刻,她和家人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项目部大家庭给予她的亲情、友情……

这场难忘的婚礼也正像她们建设的“北非沙漠双子星”——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P4标段,不仅是“见证中埃合作友谊之门”,也联通着中埃两国员工的心灵。

梦想,从这里起航

伊拉克



▲伊拉克纳西里耶机场EPC项目

37岁的工程师穆罕默德在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他想亲手在伊拉克建起一座现代化大型机场,“有了机场,就有物资运转、人员往来,整个地区才会慢慢恢复繁荣。”当他得知,中建一局要在这里建设伊拉克纳西里耶机场时,没有一点犹豫,他立刻申请加入了这个项目团队。

穆罕默德8岁的儿子阿巴斯也有一个梦想,他想成为一名飞行员,驾驶飞机飞过浩瀚的底格里斯河,做一名勇敢的逐风少年。在得知自己父亲参与机场建设后,阿巴斯恳请父亲一定带自己来看看这个项目部。来到项目那天,是阿巴斯最开心的一天,他不仅亲眼看到了自己未来梦想的启航地,友好的中国叔叔们还赠送给他一枚精致的小飞机模型,那一刻,他许下心愿,长大后一定要从父亲参与建设的这座机场,驾驶飞机飞上云端。



▲穆罕默德8岁的儿子阿巴斯参观项目现场

同样37岁的项目经理刘飞龙,从踏上伊拉克神秘土地那天起,就立志一定要建好中国建筑重返伊拉克首个基础设施工程——伊拉克纳西里耶机场EPC项目。40年前中建一局从这里出海,40年后重返故地,刘飞龙下定决心,在中建一局首个全专业海外机场EPC项目这个舞台上,把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完美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中国建筑,为和平建设而来。”项目总承包合同是在伊拉克总理穆斯塔法·卡迪米见证下签署,受到中伊两国高度重视。中建一局项目团队进场后,很快凭借专业高超的建设能力和友好开放的沟通态度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与好感,不仅有像穆罕穆德一样的伊拉克工程师纷纷申请加入,当地政府和媒体也经常来项目报道工程进度及交流慰问。羽毛球赛、篮球赛、呼啦圈比赛......工作之余,项目还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其中中国传统节日让属地员工倍感新奇。2022年中秋佳节,项目组织中伊员工共同制作月饼,而当地部落酋长则“豪爽”地为全项目提供了丰盛的伊拉克特色烤肉大餐!



▲伊拉克当地酋长赞助伊拉克美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项目团队也将与属地员工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勾勒出伊拉克灿烂的美好未来,实现像阿巴斯一样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托起生命的“诺亚方舟”

印度尼西亚



▲中交雅园项目实景图

中交雅园项目团队从没想到:有一天不仅建房子,还要建设托起生命的“诺亚方舟”。

那是2020年1月1日凌晨,雅加达及周边地区暴雨不止并引发洪水,上午9时,2米多深的洪水涌入中交雅园项目部营地附近,项目部立马启动应急预案,将15名中方员工和20多名当地工人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项目部接到电话:项目附近有六七十名民众没有及时撤离,困在附近社区,整座城市交通瘫痪,专业救援队迟迟无法到达现场,而洪水随时可能继续暴涨,民众生命面临危险,需要救援!项目部决定组织项目员工救助受困民众,可是灾区一片汪洋,去哪里找船呢?



▲项目员工自发组织救援

造船!有了想法立即行动,大家将身上全部的现金凑在一起,开车去安全区域的商店购买气垫、绳子等,找来项目材料库里的塑料管,搬来员工宿舍的床垫。

18:13,开始造船,先用塑料管和绳子把厚床垫固定在一起,再把气垫绑在床垫下面,一条能装载十几人的简易气垫筏就造好了。

18:45,制作水位监测器。

18:53,开辟项目7号楼为临时码头。

19:00,4名项目员工穿上救生衣,拿上手电筒,背上应急食品,登上气垫筏,奔赴受灾社区。

夜幕沉沉,暴雨如鞭,气垫筏摸索前行,几百米的路程用了半个多小时。突然他们看到远处不断摇晃的光点,渐渐听到了阵阵呼救声。8名民众紧缩成一团,其中有老人、小孩,被困在平房屋顶已经超过10个小时。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来救你们,先呆在原地不要动。”救援小队一边迅速靠近,一边安慰众人。“你们救了我们的命!谢谢你们!”受困民众重复着感谢的话,擦拭着激动的泪水,竖起大拇指,就这样项目员工把被困人员救回一批,安置一批。1月2日凌晨2点,72名受困民众全部脱险。

责编:段京新

校对:贾   萌 王晶晶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容来源:品牌管理部素材来源:三公司建设发展公司华南公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证美好】一带一路国际日!中建一局带你跨越山海,奔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