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让AI真正为企业所用?
作者:微信文章上周末在上海虹桥君丽假日酒店进行的关于"AI时代战略落地三板斧"的培训,就有管理者提出: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已从概念走向实战,成为管理者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工具。但如何让AI真正为企业所用?
”智启未来:优秀管理者的人工智能实战“这一课的主讲专家毛利涛老师表示:作为不直接处理文案执行的管理者,学习AI 2.0技术的核心在于“战略化应用”与“人机协同管理”,需聚焦决策赋能、团队提效及风险控制。
战略视角下:AI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当同行用AI将客服响应速度提升3倍时,你还在纠结"要不要用"?就已经落后一步。
AI 2.0的本质是技术杠杆——就像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它放大了管理者的决策半径和执行效能。高管的必修课之一是判断:哪些业务环节的"痛点"能被AI转化为"爆发点"?
比如零售业的动态定价系统,通过实时分析市场数据,将传统需要48小时的调价决策压缩到15分钟。
更关键的是培养未来思维:当AI能处理80%的标准化工作,管理者的价值将转向"定义问题"而非"解决问题"。就像导航软件改变了司机的工作方式,AI时代的管理是"设定目的地+校准路线"的人机协同。
我们所说的“深度的人机协同”怎么理解,它的本质上是在重塑价值创造的方程式。对于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在于人机调配力:设计“AI执行+员工优化+管理者决策”的分级任务流。而这就需要学习AI赋能的团队分工:将重复性工作(数据整理、报告生成)交给AI,员工聚焦创意与异常处理;制定AI输出审核流程(如关键决策需人工复核数据源)。
业务场景上:找准落地爆破点,从小切口到深水区
见过太多企业砸重金做"AI全景规划",结果在数据孤岛前寸步难行。实战经验告诉我们:场景比技术更重要。
要精准识别AI 技术嫁接到自身企业中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无论从业务创新还是管理升级角度; 同时考虑落地路径,从小场景试点进行商业闭环验证(“三明治式”闭环:顶层设计确定方向,中层试点验证商业逻辑,底层数据持续反哺优化),到逐步的深度应用和转型。
场景分类
典型应用
管理者操作要点
决策支持
市场趋势预测、风险预警
用自然语言提问(如“预测 Q4 新能源车销量”)
流程智能化
自动审批、报表生成
设计跨部门协同的AI 工作流(如报销自动核对发票)
人才管理
AI 面试官、个性化培训
制定AI 评估标准(如面试回答关键词权重)
创新激发
市场趋势分析、竞品策略生成
引导AI整合多源信息输出策略框架
(示例)
这里有个业务场景识别的黄金公式:痛点×数据成熟度×ROI。如人才选育:
培训管理者可以优先改造新员工培训——用AI模拟真实客户对话,让新人1周获得过去3个月才能积累的实战经验。
HR负责人则要关注"AI人才供应链":既需要会提需求的"翻译官"(懂业务的AI产品经理),也要能落地的"架构师"(数据工程师)。
记住:不要追求完美方案,要快速验证价值。就像智能手机的进化,初期功能不完善但方向正确,就能形成生态优势。
人才发展上:未来的组织需要“双螺旋人才”
什么是“双螺旋人才”,即既懂业务痛点又具备AI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如将产品经理送入数据实验室轮岗,要求每人带着业务问题进去,带着AI解决方案出来。这种“浸泡式学习”可以提升跨领域协同效率。
时代不同,技能要求不同,在新的技能要求中,与AI沟通、运用AI工具的能力已成为新的竞争能力。而是否掌握这些能力很重要的一个验证点就在于“提示词工程”。就像给潜水艇安装声呐系统,好的提示词能让AI输出更精准。
例如某市场团队将“请分析用户画像”优化为“请从消费频次、价格敏感度、渠道偏好三个维度,对比华东华南市场差异”,使分析报告可用性从60%提升至90%。
但切记:不要认为学会提示词= 掌握 AI,而忽视底层思维升级,提示词只是需求呈现,关键是用“角色 + 任务 + 约束” 等框架拆解需求,所以自身得具备描述需求的知识与能力,否则AI给不出你想要的答案。
当然,好的提示词的设计也是有原则和技巧的。
10大基础原则:提示词是一项“实践的艺术”,了解原理和规则是前提,更重要的在于实践。
序号
关键原则描述
序号
关键原则描述
1
明确而具体的指令
6
控制回答风格
2
上下文信息(背景)
7
限制长度
3
给出具体示例
8
尝试不同提问方式
4
指定格式
9
反复尝试和迭代
5
多轮追问
10
考虑模型能力
提示词的三层境界
1、第一层级训练(基础版):核心是利用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人类自然语言“来驱动AI 工具生成内容。
公式:动词+ 名词,如介绍下上海的景点
2、第二层级训练(进阶版):经典模式(框架式提示词,利用认知压缩模型上手)
公式:角色+背景+任务+要求,即 Role+Background+Task+Requirement
3、第三层级训练(高阶版-LangGPT):解决复杂问题,结构化提示词,更多细节、模块化
16 字心法:多轮优化、步步精进;复杂任务、分而治之
通过”高阶“提示词解决复杂问题,或者想要得到更细致、更完善的输出成果,就需要在提示词上进一步下功夫,特别像现实世界中(职场或生活场景),解决复杂问题,也是层层分解、步步推进。
三种段位,通过不同公式和案例进行设计。
组织进化:学习型组织的操作系统升级
当知识半衰期缩短到18个月,传统培训体系就像用马车送快递。构建AI驱动的学习型组织,需要重新定义“组织记忆”。借助AI激活企业专属“知识库”,建立"问题库-案例库-知识图谱"三位一体的学习系统,将员工经验沉淀为结构化知识图谱,同时用AI持续抓取行业动态,形成动态知识生态。当新员工遇到技术难题时,系统不仅能推送历史案例,还能生成解决方案建议,缩短新人培养周期。AI时代的学习型组织就需要让AI成为组织进化的"外接大脑"。
我们深知当下管理者面临的真实困境:人工智能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想要把这道题答得漂亮,就要有AI思维。
毛利涛老师强调“AI思维的本质在于:效率思维、创新思维、未来思维,核心是【深度的人机协同】”。
记住:AI不是对手,而是把99%的平者变成背景板的放大器,你要做的不是追赶技术,而是成为第一批掌握"新人类操作系统"的物种。
培训宝AI+,扫描二维码,可免费体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