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6-26 11:52

中意合作 | 聚焦“一带一路”,跟踪中意热点(十一)

作者:微信文章
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意大利2025年一季度就业人数环比增加14.1万人,增长0.6%,就业率上升至62.7%,增长0.4%,该就业率创下2004年开展季度统计以来最高纪录。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长期合同雇员数量上升,但短期合同雇员数量则有所下降。意失业率稳定在6.1%。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近期与意大利相关的热点新闻有哪些吧!

PART01意大利海工巨头再次选择与中国船厂合作

意大利领先的能源服务公司Saipem日前与招商局重工(CMHI)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将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的船体建造工程交给CMHI。

该FPSO将部署于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Eni)位于印度尼西亚海域的Kutei North Hub天然气项目。旨在为该地区可持续能源开采提供基础设施,从而提高运营效率。此举还将惠及整个东南亚的能源市场。

据悉,建造完成的FPSO每天能处理约1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和8万桶凝析油,同时还能储存100万桶原油。

(来源:中国水运网,6月19日)

PART02东风进出口首家意大利旗舰店开业

6月16日,东风进出口公司首家意大利旗舰展厅在罗马开业。开业仪式上,东风汽车自主产品集中展出,国民纯电车型DONGFENG BOX,科技旗舰系列DONGFENG MAGE、DONGFENG HUGE、DONGFENG SHINE,高端电动车VOYAH FREE、VOYAH DREAM以及豪华越野车MHERO I等车型吸引来宾关注。

东风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邱晓军在开业仪式上表示,罗马旗舰店的开业是布局意大利市场的重要一步。东风进出口公司希望通过本地化服务,为意大利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东风进出口公司在意大利的合作伙伴表示:“东风汽车的市场定位和服务目标人群与意大利人民追求突破和多元出行的需求高度契合,东风各款车型提供的多种动力形式将为意大利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配合旗舰店开业,东风进出口公司同步启动意大利DONGFENG BOX品牌宣传月活动,接下来的两个月,东风进出口公司将在罗马、米兰、都灵等意大利主要城市核心商圈投放车型广告,进一步提升东风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东风进出口公司正筹备在意大利境内增设新的销售网点,将根据城市规模、用户偏好等精准投放车型,同时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售后服务网点,及时专业地服务车主。

据悉,后续将有2000辆东风汽车从中国发往意大利。

(来源: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6月23日)

PART03意大利超级高铁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即将启动首个超级高铁测试轨道建设。这条连接帕多瓦与威尼斯、1:1实景技术验证、全长10公里的轨道项目已完成全面可行性研究验证,标志着HyperloopTT主导的Hyper Transfer计划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向商业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该项目隶属于2013年启动的Hyper Transfer超级高铁计划,由跨国顶尖团队共同推进:技术提供商HyperloopTT、意大利最大工程承包商Webuild、航空航天巨头Leonardo,以及HyperloopTT意大利特许运营商Hyperloop Italia。帕多瓦大学与意大利国家铁路设计公司Italferr联合验证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项目采用的技术均具备工程化条件,标志着工程理论已转化为实践依据。

威尼托大区主席Luca Zaia在近期慕尼黑物流展上强调:"这已不是未来构想,而是即将落地的革命性交通工程。"

测试轨道将全面验证包括客货两用运输舱、真空管道系统及能源管理技术在内的核心组件。开发者预期运输舱最终将实现1200公里/小时的时速,系统设计同时兼容客运与货运需求。

该测试段计划持续运行至2030年,届时将有望成为欧洲首个投入运营的超级高铁基础设施。

(来源:轨道世界,6月17日)

PART04意大利天然气电网运营商施诺慕Snam获得欧盟2400万欧元联合资助,用于意大利氢能骨干项目

欧洲联盟致力于支持旨在加强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战略项目工具——“连接欧洲基金”(CEF)计划,日前在哥本哈根能源基础设施论坛举行了共同融资协议的签署仪式。

此次签署仪式涉及的五个共同利益项目(PCI)中,包括由Snam公司推动的意大利H2主干线项目。该项目作为欧盟CEF能源计划的一部分,获得了2400万欧元的共同资助,是SouthH2走廊项目的一部分。SouthH2走廊是一条长达3300公里的氢气管道,将连接北非与德国南部,目前正由欧洲传输系统运营商(TSO)开发,包括Snam(意大利)、TAG和GCA(奥地利)以及bayernets(德国)。

此次联合融资将用于可行性研究和现场调查,这对于确保意大利H2骨干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并为后续授权阶段奠定坚实基础。计划为这些活动投资约4800万欧元,其中2400万欧元通过CEF能源计划得到确认,其余2400万欧元将由Snam公司直接投资。

意大利H2主干线项目包括约1900公里的氢气运输网络(其中约60%来自现有天然气基础设施的改造)以及数百兆瓦的压缩能力,是SouthH2走廊的核心组成部分。

该项目通过促进南地中海地区(包括意大利南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生产的可再生氢气进口至中欧主要需求中心,推动了互联互通和跨境的欧洲能源市场的发展。此外,凭借每年从北非进口400万吨氢气的能力,SouthH2走廊能够满足欧盟可再生能源电力计划设定目标的40%以上。

(来源:Gessey,6月3日)

PART05意大利农业企业期待拓展中国市场

走进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卡塞塔省的田间地头,阳光洒在连绵起伏的葡萄园和奶牛牧场上,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泥土的芬芳。近日,在卡塞塔省举行的2025年意大利食品与饲料对华出口高级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宣传日活动,为中意农业合作注入新动能。

“这里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盛产世界顶级的水牛莫苏里拉奶酪和圣马尔扎诺番茄。但我们不满足于自产自销,中国是我们未来商业版图的重要部分,我们希望中国家庭也能品尝到这份纯粹。”坎帕尼亚大区当地奶酪品牌“Amico Bio”负责人、意大利中小农场主协会卡塞塔省分会主席恩里科·阿米科说。

站在自家牧场边,阿米科热情地向中方来宾介绍如何用有机饲料喂养水牛,以保证莫苏里拉奶酪的纯正口感。“中国市场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增长迅速,我们希望能搭上这班车。”

这场宣传日活动吸引来自中意两国的政府官员、农业专家及农企代表参加。与会者不仅探讨出口中国的路径,还深入田野工坊,见证坎帕尼亚特色产品的生产过程。农田间的实地调研和企业家的热情讲述,让人感受到意大利农企拓展中国市场的真切渴望。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张陆彪说,中意两国农业领域合作渠道通畅。意大利连续数年积极组织本国企业参加进博会,让更多中国消费者认识和了解了意大利的优质农产品。

“在进博会上,我们能直接面对中国的终端采购商和消费者,这对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来说十分宝贵。”意大利中小农场主协会坎帕尼亚大区分会主席埃托雷·贝莱利告诉新华社记者,坎帕尼亚农企虽多为家族式小体量经营,但对出口中国的渴望却很强烈。“我们缺的不是好产品,而是一个把产品带出去的平台和桥梁。”

贝莱利认为,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消费趋势越发明显,数字化销售平台与新零售技术也正在重塑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

近年来,中意农业贸易不断升温,奶酪、葡萄酒、橄榄油、火腿等来自亚平宁半岛的风味正成为中国市场新宠,农食产品贸易成为双边合作中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当地奶酪企业蓬泰雷亚莱公司销售总监路易吉·雷加告诉记者:“贸易伙伴应该是互利互惠的,我们不仅希望参加进博会,更希望借此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这对我们是新的重要增长点。”他的企业正计划前往中国开展业务,让坎帕尼亚的特色食品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

意大利食品与饲料对华出口促进会会长常敏表示,相关方面将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具体参展方案,组织企业与中国采购商对接,“意大利当地农企对进博会和中国市场兴趣浓厚,相信今后的合作规模还会扩大”。

从坎帕尼亚的肥沃土地出发,意大利农民和企业家们正走向一个需求旺盛、机遇无限的中国市场。他们相信,随着进博会的桥梁作用不断加强,越来越多“意式风味”将飘进中国百姓的厨房。(据新华社电)

(来源:经济日报,6月23日)

PART06意媒:意大利制造业正在向亚洲转移

意媒:意大利制造业正在向亚洲转移,如果意大利想要保持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就必须进行自我变革。过去二十年来,意大利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不断缩小,而中国则以29% 的份额独占鳌头。然而,凭借高于欧洲平均水平的制造业出口和优质产品的良好声誉,意大利仍有能力保持竞争力。

世界制造业在过去20年发生了什么变化?2000年,欧洲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21%,现在这一比例已降至17%以下。美国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从25%降至16%。造成这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生产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转移以及发达经济体越来越重视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中国抓住了这一趋势,从2000年代初占世界生产的不到9%上升到今天的29%,并通过大规模投资主导了全球供应链。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制造业强国的份额也在缩小。法国从3.2%降至1.8%,德国从6.5%降至5.2%,意大利从3.3%降至2.2%。

意大利制造业的萎缩直接影响了工业产业的就业和工资停滞,导致家庭购买力下降。这就形成了一个阻碍整体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和提高经济独立性的需要,“重新定位”正在成为振兴该行业的一项关键战略,即生产从低成本国家回归意大利国内市场。

意大利制造业仍有希望,尽管呈下降趋势,但意大利在制造业出口方面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优势,约占出口总额的80%,高于欧洲76%的平均水平。产品质量、工业区和先进工艺仍然受到全球赞赏。然而,意大利面临着重大的结构性问题: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高;希望进行创新和数字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与德国、中国和美国相比,对工业创新的投资较少;新技术与人力资源技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为了保持领先地位,意大利制造业必须经历一场以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深刻变革。数字化不仅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和定制生产的能力,也是技术创新与人类创造力融合的沃土,是工业5.0的支柱。采用Mes(制造执行系统)被认为是优化生产、提高质量和促进人机协作的基础,也是这一新工业阶段的关键要素。意大利国家复苏和恢复计划(PNRR)的激励措施和资金是加快这一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

(来源:industriaitaliana,6月11日)

PART07意大利最大私营工商业集团Exor筹备价值20亿欧元的最大收购案:专注于欧美健康、奢侈品和技术领域

意大利最大私营工商业集团Exor首席财务官Guido de Boer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证实,该集团打算收购一家欧洲或美国公司10%至15%的股份。这项行动的资金将来自最近出售法拉利4%股份所获得的资源,其中Exor仍持有20%。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投资组合的多样化,而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还包括医疗保健、奢侈品和技术。

(来源:industriaitaliana,6月11日)

PART08意大利国际统计局: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6%,计划2026年增长0.8%

据意大利国际统计局数据,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6%,计划2026年增长0.8%。私人消费预计将继续以温和但稳定的速度增长,一方面受到工资和就业持续增长的推动,另一方面则受到储蓄倾向上升的抑制。

预计私人消费将继续以温和但稳定的速度增长(这两年均为+0.7%),一方面受到工资和就业持续增长的推动,另一方面则受到储蓄倾向上升的抑制。2025年的投资增长(+1.2%)将从2024年的0.5%加速,这将得益于第一季度的良好表现,然后将在2026年进一步小幅加速(+1.7%),与国家增长计划的最后阶段相吻合。

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物价再次上涨之后,受能源价格下跌和需求前景减弱的影响,预计今年的通胀趋势将更加温和。2025年居民家庭支出平减指数的增长将与这些趋势保持一致(+1.8%),2026年将进一步略微下降(+1.6%)。

(来源:industriaitaliana,6月9日)

PART09意大利钢铁生产协会(Federacciai):意大利钢铁再次增长,5月份达200万吨,增长了3.7%

5月份,意大利国内钢厂生产了200万吨钢材,与2024年5月份相比增长了3.7%,与4月份(+6.1%)和3月份(+7.5%)的趋势数据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前五个月,国内钢产量增长了4.1%,总产量达到930万吨。两大热轧产品系列的良好表现维持了产量的增长,尽管增速较前两个月有所放缓。

长材:产量为120万吨,与2024年5月相比增长了1.8%,使年初以来的产量增长了 1.3%,总量达到 540 万吨。

扁材:产量为82.4万吨,同比增长了9.0%,巩固了1月份以来10.5%的增长,总量达到410万吨。

(来源:industriaitaliana,6月19日)

以上就是本期有关意大利的热点话题,欢迎各位朋友持续关注,我们将为大家推送更多有趣有料的中意经贸投资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意合作 | 聚焦“一带一路”,跟踪中意热点(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