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替代不了他们?
作者:微信文章周口辣椒作坊里,66岁的文静兰奶奶手指翻飞,'咔嚓'剪掉辣椒蒂,'唰'分拣出泡椒剁椒干椒。我问她秘诀,她晃着满是皱纹的手笑:'这双手摸过60年辣椒,闭着眼都知道该往哪筐扔!'
可当科技公司搬来价值百万的机械臂呢?出尽洋相!
• 机械手捏碎嫩辣椒——奶奶的手像棉花却能感知力道
• 把虫蛀椒当合格品——AI分不清霉斑和泥土渍
• 更魔幻的是成本:老太太一天工钱80块,那套设备够请100个奶奶干十年。
第二幕:包气泡膜的大姐——AI看不懂的'人情世故'
"在郑州物流站,王姐边包快递边跟我唠:'你看这箱土鸡蛋要裹三层气泡膜悬空挂,那箱红薯得侧着塞泡沫角。上次机器打包瓷器,咣当全碎!'
为什么AI总栽跟头?
• 突发状况懵圈:箱子突然变形?AI程序里没这选项!
• 灵活切换抓瞎:上午包辣椒酱下午包玻璃杯?机器得重新编程三天
• 成本账更离谱:王姐包一件赚3毛,AI设备每件成本2块——小老板直呼用不起!"
比价表 人工大姐 AI机器人
包易碎品成功率 95% 85%
切换产品速度 5分钟 3天
日处理500件成本 150元 1000元+电费
血泪教训:需要'眼观六路手调八方'的活儿,AI还不如胡同里老师傅。
第三幕:水果贩子老张——AI算不过的'江湖智慧'
"新郑批发市场'苹果王'老张的绝活让我服气:
• 看天吃饭:暴雨预告一出,立刻低价囤货
• '面子交易':赊账拿下果农好货,转手加价还让客户觉得赚了
• 神级操作:把磕碰苹果切成果切,残次品变高利润!
科技公司想用AI替代?老张撇嘴:
'他们系统算价格要半小时,我瞅眼隔壁摊位就知道该涨该跌!'
更别说冷冰冰的APP,哪比得上老主顾递根烟聊家常建立的信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