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牛马说好用,但别把脑子也外包出去了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我✅
大家好啊,我是海子。
上周发现项目组进来一个外包的同事,很惊讶。
因为早年间大厂都习惯大量用外包,甚至很多核心系统都在外包手里,这两年终于想明白了,大量裁撤外包,最后又给部分外包转了正,所以外包的同事已经很罕见了。
大厂搞这个事情仔细想想挺有意思的。
01
当年大量用外包,原因很简单:省心。找人快、不用给期权、出了事方便甩锅。
就跟现在很多人用 AI 工具的心态一样,完美牛马。
但实际上用了一段时间就都会有感知:坑很多。
外包流动性大,刚把业务教会,人就跑了。新来的又得从头教,代码写得乱七八糟,文档也不全。最要命的是,很多核心业务逻辑都在外包脑子里,他们一走,系统就成了黑盒子,还留下一堆的硬编码逻辑。
真的是,外包一时爽,重构火葬场。
就像天天让 AI 搞代写,哪天 GPT 断了,发现自己连个完整句子都敲不出来。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这样了...
02
现在用 AI 工具也需要避免 “大脑外包” 的状况。
不是完全依赖AI,也不是完全拒绝AI,而是找到合适的协作方式。让AI处理那些重复性的、标准化的工作,但核心的业务逻辑、架构设计,这些还得自己把关。
就像大厂现在的策略:核心的自己干,边缘的可以外包,优秀的外包想办法留住。
所以呢,到底什么能包,什么不能包呢?
能包的是:标准化的、流水线的、谁来做都差不多的。比如写单元测试、跑跑脚本、维护维护环境,这些OK。
绝对不能包的:架构怎么设计、业务怎么理解、团队怎么配合。这玩意儿包出去,你公司就不是你公司了。
用 AI 也是一样:关键思考自己来,重复劳动交给AI,AI的输出必须自己审核。让 AI 帮做文本润色、格式整理都 OK 。但像创意构思、观点输出、结果质量评估这些都还是得自己干。
工具可以外包,脑子不能外包。
AI帮你提效可以,替你思考不行。你享受 AI 红利没问题,但核心竞争力得自己保住。
最聪明的玩法:把AI当高级外包用,让它干那些标准化的重复活儿,关键的思考、判断、创新,这些你自己来。
因为真正有价值的,从来不是你用什么工具,而是你怎么想问题、怎么做决策、怎么在关键时刻拿得出解决方案。
这些东西,外包搞不定,AI 也替代不了。
工具是工具,人是人。
one more thing,
AI 编程星球已经涨到 799了,距离目标价格 3000 还有一段距离,依然值得入手。
按需。
以上~
如果你也对 AI 感兴趣,欢迎直接接链接我,微信号:idohaizi。
或者直接加入免费星球,每天都有我的高频短思考输出。只做原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