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6-18 23:45

AI时代,什么是真正的“人才”?

作者:微信文章
未来已来,但未来如何,无人能知。

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它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深远且不确定的。高盛预测,全球多达3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可能受到生成式AI自动化的影响。与此同时,麦肯锡却预计,如果企业能成功地将员工重新配置到新的岗位,生成式AI每年能创造高达4.4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变革已至,唯一确定的就是——未来将有更多的变化。

AI引发的三大转变

现有工作岗位的未来充满未知。

   即使你的工作不会被AI完全取代,也很可能被比你更会使用AI的人取代。在Copilot和ChatGPT时代,衡量知识工作者表现的标准,不仅包括他们处理了什么,更包括他们如何高效地利用AI增强自身能力。AI导致的失业目前仍是少数,但工作转型已无处不在。如果你还没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利用AI提升自身价值,那可能已经落后了。

未来工作岗位的形态尚不明朗。

   历史经验表明,AI最终创造的工作岗位会多于其取代的岗位,但挑战在于:被取代的员工不一定能直接胜任新岗位。就像工业革命时期,体力劳动者无法直接成为机械师或工程师一样,如今的技能错配仍是巨大障碍。世界经济论坛预测,未来五年内,44%的核心员工技能将发生变化。

* 学历文凭的价值正在贬值。

   文凭和证书作为就业信号的作用正在减弱。哈佛商学院和Burning Glass Institute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随着雇主越来越看重技能而非头衔,“学历通胀”现象正在消退。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怀疑学校和大学是否能为学生做好准备,以适应一个日益由AI、适应性和数字素养定义的未来工作环境。

什么是AI时代下的“人才”?

那么,在今天,拥有“人才”意味着什么?令人惊讶的是,其基本要素并未发生太大改变。

人才依然意味着出类拔萃。在大多数领域,少数人创造了大部分价值,这正是经典的帕累托法则。

如何成为这“关键的少数”?当技术专长日益自动化和商品化时,基础的软技能的重要性却在飙升。跨行业研究表明,以下四项个人特质仍然是高潜力的核心:

* 智力 (学习能力)

* 好奇心 (学习意愿)

* 进取心 (努力工作的意愿)

* 情商 (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这些“元技能”并非新概念,但在AI时代却变得空前紧迫。在一个ChatGPT可以帮你起草文稿、分析代码、总结研究的世界里,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定义问题、解读输出,并与他人协作将其付诸行动。

一个有用的比喻是:AI就像一部智能手机。它本身不会让你更聪明,但如果你不懂得如何使用它,它会让你看起来很笨。就像一个来自1960年代的穿越者,如果不学习如何操作手机,将难以适应现代生活一样,一个在2025年不学习如何与AI工具协作的专业人士,也将与现实脱节。

如今,人才意味着比同行更好地与AI互动。但它也意味着做AI不能做的事,或者普通人即使使用AI也无法像有天赋的人那样做得好。有天赋的个体拥有更专业的知识,能够提出更好的指令,更精确地编辑,并在需要时忽略AI。他们知道何时将任务委托给机器,何时进行人工干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现在包括了在如何与智能系统协作方面的辨别力。

同时,我们不应忘记,人才也是一种归因。它不是一个固定、客观的品质,而是他人对你超越大多数人能力的感知。被视为有才华意味着在特定情境下显得与众不同,尤其是在你适应、创造和贡献价值的能力上,而这是其他人无法或不愿做到的。

AI时代下,普通人能做什么?

我们很容易认为AI最终会拉平一切,自动化大部分工作,并最小化人才的作用。但请思考:在F1赛车中,汽车性能决定了大部分表现,但车手仍然能发挥关键作用。在精英足球中,成功最大的预测因素是球队在球员身上的投入,但一个优秀的教练仍然很重要。因此,即使AI最终占据了70%的工作表现,剩下的30%可能才是最具差异化的部分,而它很可能取决于我们的判断力、创造力、道德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也意味着,如今的人才体现在我们所做的选择和决策中。选择一个受自动化影响较小的职业,需要好奇心、谦逊和适应性。在组织设计、人员发展、AI整合和数字伦理等领域的角色将变得更重要,帮助人类更好地与机器协作的能力亦是如此。

万变不离其宗。有才华仍然意味着在某件重要的事情上比大多数人做得更好。在AI时代,“重要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脱颖而出的需求从未消失。事实上,它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你认为在AI时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什么是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