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6-15 05:06

AI时代,如何让阅读写作真正“为我所用”?

作者:微信文章




在担任读书社群打卡点评员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同样是阅读打卡,两类内容形成鲜明对比。一部分学员直接复制AI生成的答案,这些内容逻辑严密、表达流畅,连标点符号都精准无误;另一部分学员则基于自身阅读体悟输出内容,虽语言口语化、逻辑不够成熟,却充满真实思考的温度。前者如同冰冷的“知识搬运工”,后者则是在阅读中不断成长的“探索者”。

那么,在AI深度渗透学习场景的当下,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与AI的关系,让其真正成为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陪伴者?



警惕“拿来主义”:直接复制AI内容的利与弊

直接照搬AI答案的打卡并非毫无价值。至少,在与AI的对话过程中,读者对书籍内容有了初步认知,能够快速获取结构化知识。然而,这种“拿来主义”的弊端更为显著。

长期依赖AI输出的标准答案,读者会逐渐丧失主动思考与深度分析的能力,阅读仅停留在信息接收层面,无法将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就像用他人的眼睛看世界,永远无法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当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你会遭遇很多无法解决真实问题的困境。



我的实践:AI辅助阅读写作的“正确打开方式”

近期研读《复杂性问题与教育理论》时,我深刻体会到AI与自主学习深度融合的价值。这本书中充斥着“涌现性”“自适应系统”“认知脚手架”等陌生概念,若仅靠字面理解,很容易陷入迷雾。于是,我采用“标记问题—AI求解—案例验证”的三步法,逐步拆解知识难点。

例如,在阅读“构造合宜的大脑”章节时,书中提出“合宜的大脑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个观点看似抽象,我便先将其输入AI,获得了“知识如同建筑材料,而理解和运用则是设计图纸与施工能力”的形象解释。

为了验证理解,我联想到教学中的实际场景: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了大量成语、名言和修辞手法,作文本上摘抄笔记密密麻麻,可真正落笔写作文时,却常常逻辑混乱、内容空洞,甚至出现“堆砌辞藻却言之无物”的问题。这恰恰印证了书中观点——知识若无法转化为思维工具,再多的积累也只是“散装零件”,难以构建起完整的认知体系。

这让我进一步反思:教育中类似的问题并不少见。学生背熟了数学公式,却解不开灵活的应用题;记住了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却无法分析背后的因果逻辑。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知识与实践的割裂,本质上是因为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教育的终极目的,从来不是将学生打造成“知识容器”,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能够理解、创造和解决问题的“合宜大脑”。

完成阅读后,我进入输出环节。先通过语音转文字梳理阅读感悟,初步修改通顺后,借助AI检查逻辑漏洞。当我将“构造合宜大脑需以学生主体性为核心”的观点展开论述时,AI指出我在“理论联系实际”部分的案例稍显单薄。

于是,我补充了一个教学实例:在讲解《红楼梦》人物形象时,我曾尝试摒弃传统的“教师逐句分析”模式,改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林黛玉生活在现代社会,她可能从事什么职业”。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问题,却激发了学生从人物性格、社会背景、时代需求等多维度思考,最终产出的分析报告充满创意。

AI肯定了这个案例的新颖性,同时建议增加不同学生观点的对比,以强化论证的丰富性。我据此调整内容,反复优化直至逻辑严谨。



善用AI:在借力与自主间寻找平衡

AI的价值在于成为“辅助者”而非“替代者”。写作时,我会请AI提供文章标题、小标题的创意参考,再结合自身思考进行筛选与优化;面对复杂的知识难点,AI的解答能拓宽思路,但最终的理解与内化仍需依靠个人实践。若将AI视为“万能钥匙”,遇到问题便盲目依赖,长此以往,思维会被程式化的答案束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渐退化。

以撰写教育类书评为例,AI能快速整理《复杂性问题与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只有融入“构造合宜大脑”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反思、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观察记录,以及对教育本质的深度追问,书评才会具备生命力。我们应像“厨师使用调料”一样运用AI——它能增添风味,但不能替代食材本身。



与AI共生:在技术浪潮中保持独立思考

AI时代,阅读写作的本质从未改变:唯有投入真实的思考与实践,才能实现自我成长。我们既要善用AI的高效与精准,又要保持清醒的思辨能力。对AI输出的内容,需以批判性思维审视,不盲目跟从,尤其不要只做知识的搬运工。在借助AI提升效率的同时,更要通过自主阅读、深度写作锤炼核心能力。

当AI成为工具而非主宰,我们才能真正驾驭技术,让阅读与写作回归“成就更好的自己”的初心。毕竟,机器可以生成完美的文字,却无法复刻人类思考时迸发的灵感火花,以及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与自我对话的独特体验。



来源:新教育读书会教育专业社群作者:向东进
编辑:王小凯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JeXNqjZnjALFgNblYMDOWJ835Ihl1PssiajKT0ibIE87TfwYcHwLT4ry2RniadR8PiaukNYmjAewqAEUHSicInqa2w/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
▼欢迎关注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推荐】,让更多人看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如何让阅读写作真正“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