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青年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微信文章6月11日下午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重要主题活动
“一带一路”青年科学家论坛
在成都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四川省科技厅、中共四川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人才发展集团、成都人才发展集团承办。论坛以“聚焦可持续发展,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为主题,汇聚100余名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学者,通过搭建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智慧和青年力量。
开幕现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副主席何宏平,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靳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前院长、ANSO前副主席M.Qasim Jan, ANSO主席、泰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署主席SukitLimpijumnong等嘉宾先后致辞。在主旨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自然灾害现状与评估、未来挑战与风险防控等,以《丝绸之路:灾害、风险与管理》为题作分享交流。
现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发布了《肯尼亚植物志》第4卷(兰科),该志书由中肯20余家科研机构的180余位科研人员参与编研,第4卷(兰科)今年6月出版,记录了300余种肯尼亚兰科植物,是中肯科研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发布了《中亚五国土地覆被地图集》,该地图分8个主题展示中亚五国自1990年以来30年的土地覆被变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关资源保护、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论坛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埃塞俄比亚农业研究院的Melkamu Demelash,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万涛,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水问题、水能与生态研究所的Aminjon Gulakhmadov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地区国家农作物地理监测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非洲可持续性发展、中亚农业干旱监测评估及缓解计划等分享了研究成果,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进入到圆桌讨论后,来自中国、巴基斯坦、埃及、缅甸、尼泊尔、克罗地亚、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卢旺达等多国的专家学者、留学生,先后围绕科技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共享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跨文化情境下的学术成长与人文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旁听论坛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坚定了学术研究方向。”参加圆桌论坛的卢旺达留学生Dider说,希望进一步融入中国、融入川渝,为中非关系越来越紧密贡献力量。
“从农业科技到生态环保,
从减贫合作到人工智能,
中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交流越来越多、
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
生动诠释了大会
‘共建创新之路 同促合作发展’的主题。‘”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李礼表示
作为跨国友好使者
希望更多共建国家的青年科学家、
留学生走进川渝、深入重庆
探讨科技创新合作的更多可能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王亚同
精彩推荐
01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正式开幕
02
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正式启动
03
42项重庆科技创新成果亮相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04
重庆升级建设这个“圈”有新进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