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肿瘤医疗应用访谈录
作者:微信文章AI肿瘤医疗应用访谈录
——IBM Watson进入中国市场十年纪
2015年,IBM成立了Watson健康IBM Watson(沃森健康),并于2016年8月进入中国市场,将Watson Health的肿瘤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落地。
一年后,IBM Watson公司委托香港国际市场调查公司对张华教授进行了一小时的AI肿瘤医疗领域应用调查访谈。访谈话题主要内容为:根据肿瘤科医生目前的诊断和治疗场景,评价人工智能AI的价值,以及人工智能在医院中推广使用的难点。(包括一些治疗建议或者指导年轻医生等)。
以下为访谈内容的记录整理:
第一部分:AI应用前景
人类大脑的容量是有限的,与日俱增的患者数据和新技术和信息爆炸式增长,AI将成为提高医生知识更新和辅佐医生日常工作的最佳工具和助手。大数据+AI是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
一、肿瘤预防管理:
健康生活和饮食的推荐和管理:AI系统以一种全自动化方式监测日常生活,帮助改变不良习惯,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人觉得身体不适,大多数的人第一时间不是选择去医院看病,而是上网查找资料。更简便的方法是咨询人工智能健康咨询系统。人工智能带入肿瘤预防和咨询行业,可以智能聊天机器人提供专业咨询。
二、临床辅助诊断:
临床上,常规病理诊断方法需要大量人力成本,诊断结果仍然难以保证质量。在AI基础上开发的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和临床诊断方法,更加精确和具有可预测性。
三、临床辅助治疗:
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制订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辅助系统或将成为未来疑难手术的标配。机器人手术成为大医院标志,医生类似于控制飞机设定航行的司机。AI系统还可以进行并发症预测和预防性治疗。
四、便携穿戴设备:
以“虚拟医生护士”身份出现,AI医生、AI护士、AI陪护、AI保姆
五、康复医疗全程:
评估慢病病人的整体状态,协助慢病病人规划日常生活。通过了解病人饮食习惯、锻炼周期、服药习惯等个人生活习惯,对疾病整体状态给予评估,并建议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六、医疗档案管理
协助科学家阅读文献、查询专利、提高理论和以往观察结果的拟合度、形成可验证的假设、利用AI系统和模拟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开发新的设备和软件。
七、医院综合管理
可用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和资源配置,通过数据分析提高医护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八、医疗决策确定:
医疗重点前移,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九、基因生物研究
基因应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将在精确医学和癌症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将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概念带入现实。
十、新药筛选研发
抗癌新药研发的痛点是周期长,费用高,且成功率低。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对药物筛选、活性、安全性和副作用进行预测。
评估药物或产品在某个地区的受欢迎程度,医院和保险公司据此预测分析药物销售情况。
第二部分:AI推广难点
一、意识改变
病人的意识改变:你是愿意面对真人医生还是面对机器人医生。机器人医生开出的药你敢不敢吃?机器人医生做手术你接不接受?放不放心?!
医生的意识改变:你是愿意面对面亲密接触诊治病人,还是愿意像司机开车一样操纵设备通过设备来间接地诊治病人?!
二、技术壁垒
医学知识、影像处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壁垒,需要一定时间做技术磨合。
三、利益之争
AI体系对现有的医院设备和人员是一个比较大的冲击。平庸医生下岗成为现实。
四、经济效益
AI体系能不能比现有的医院设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病人能不能够承受?医保如何报销?
五、医疗人文
人文中医是AI医疗的难点制高点……治病离不开人文关怀,AI目前还没有进化到真人水平,没有人文的医疗还是医疗吗?
AI只是人类制造的一个机器,可以用作工具,替代一些机械性手术、流水线式医疗,帮助医生的工作,提高医疗效率,但无法全面取代医生。科技无法替代人文医学,特别是中医。科技助力人类,人类永远是科技的主人。
第三部分:AI推广重点
一、各级医院医学院校
医院领导拍板购进新的技术和设备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博弈结果:上级领导必须执行的指示(不执行危及乌纱帽的一票决定);为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本人任期内可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短期效应);显著提高医院逼格可以成为领导业绩的面子工程;领导个人的获益但以安全性第一(回扣、折扣、回报)。
二、社区医院和养老机构
大医院可以带动医疗行为规范化、节省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和开支,基层医院可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差错。
三、慢性病病人家庭
远程监护,连接医院急救监护系统。
四、智能没备商业应用
(备注:因为访谈时间限制一小时及费用1000元,访谈前松后紧匆匆结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