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5-18 13:52

AI正在加剧人的分层分类

作者:微信文章
我当然支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我所讲的并不是这个话题。其实人天生是不平等的,有些人天生在富裕之家,有些人天生在贫寒之家,甚至有些人天生就有生理性缺陷,但我也不是在讲这个话题。我想讲的是除去一切外在条件,按照每个人的思考主动性,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主动思考者”,一类是“被动思考者”,一类是“不思考者”,不同的思考方式会引发不同的境遇,从而产生不同的命运走向。主动思考者,无时无刻不在独立思考,当万物平静如水时,他也会想“这平静的一切意味着什么?”被动思考者,在遇到偶发事件或读书至某处时,忽然被触动,开始延展开来思考,感慨“年幼时无知,此时此地才明白”,或者轻叹“浅薄者如何知晓如此深意”。不思考者,全盘接受外界信息,当四面八方的外界信息汹涌而来,构成看似矛盾的叙事时,他要么恐慌而不知所措,要么诅咒“世道没落”,摆出“无辜小白兔”的可怜样。我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想谈这个话题,是因为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社会中的普及,从Chat-GPT、Deep-Seek,到腾讯元宝、字节豆包、阿里通义等等,这三类人的分界未来会越来越明显。“不思考者”对人工智能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他几乎可以从大模型处拿到所有问题看似完美的一切答案,却没有能力分辨真假。更大的问题在于,原本是“被动思考者”的人群,由于AI的便利、快速、易用性,出于人类自带懒惰属性的本性推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为“不思考者”。当人停止了思考,那我们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不去假设“机器人奴役人类”的末日场景,毕竟我们还有少部分的“主动思考者”。我们也不去假设这少部分的主动思考者恰好是“邪恶BOSS”,会把其余的人用无论什么方式变成赚钱机器。我们仅仅想一下当我们停止了思考——意味着失去了主持内在意识的“国王”,那么肉体的存活,就升格为个体的最高目标,“弱肉强食”成为永恒的真理。什么音乐、美术、艺术、亲情、友情,这些在“肉体存活”这一最高目标下,都变得一文不值。那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生产力会持续提升,只需要一少部分的劳动就可以获得更多人的温饱,会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闲暇时光。某种程度上,这反而是坏事。因为无需太多劳动,又不会思考,那只好“跟随”,跟随肉体的欲望(不论是否有害)、跟随商家的广告(不论是否需要)、跟随他人的指令(不论是否正确)......这些不是“预言”,而是现实:抬眼看下身边,有多少人不眠不休刷小视频、打游戏,更有甚者引发猝死。

-上图为某路边餐饮店服务员阿姨边收桌边刷视频人类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从荆棘丛生的野外走进了舒适宽敞的室内,从采摘打猎的原始社会走到了锦衣玉食的现代生活,但这也让我们早已忘记了远古的生存之艰辛——那时我们几乎所有人所有的脑力都用于果腹,转而享受当下的安逸舒适。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我们只能面向未来。我们不会为了让更多的人运动筋骨、积极思考而回到食不果腹的年代,如果没有外力强力干预,我们的科技当然会越来越进步,当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无需工作、无需思考也可以有食物。那么,作为个体,你要如何度过自己的每一天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正在加剧人的分层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