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已被AI攻下?!
作者:微信文章女儿春游结束,(我)受命写一篇游记上交学校。1分钟,Deepseek完成给我,一键转发给班主任! 不同于游记,科研论文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创新性。在DeepSeek等生成式AI工具突破性发展的催化下,带有AI介入痕迹的科研论文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这种技术革命的应用是否会影响科研论文的特性——引发各界的认知撕裂。 《自然》杂志发起迄今最大规模的全球学者调研,通过虚构学者"Bloggs博士"应用AI的不同场景,深度解构AI在科研写作中的伦理接受光谱。AI应用场景一:“完成研究论文初稿后,使用AI工具辅助编辑,包括优化表述准确度、调整行文流畅性”超过90%的学者认为这一应用场景是可接受的。
AI应用场景二:“用母语完成论文后,使用AI工具将全文翻译为其他语言投稿”对于这一应用场景,超过90%的学者认为可行。
AI应用场景三: "使用AI工具撰写科研论文的某个章节,并对生成内容进行编辑"大部分学者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对于论文“结果”和“讨论”部分,不接受运用AI进行撰写。
AI应用场景四:运用AI进行审稿66%的研究者不同意运用AI生成审稿报告,但57%的学者认为可以借助AI辅助审稿,例如判断“统计学分析方法是否准确”等。
【小札记】是啊,真的担心上交盲审的论文最后落在AI手里!AI时代下,科研写作不可能掩耳盗铃、独善其身!拥抱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
这项调研中缺少中国研究者的参与,我来手搓一个调研报告大家参与一下:让AI成为激发灵感的“缪斯”,而非替代思考的“代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