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课堂变革 智慧教育重塑教学新生态——濉溪县口子实验高级中学成功举办AI赋能课堂变革教学研讨会
作者:微信文章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数智化战略行动的背景下,2025年5月15日,濉溪县教育科学研究室依托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全流程技术支持,于口子实验高级中学成功举办"新形势下AI赋能课堂变革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县教育局领导、各高中学校管理者及学科骨干教师,通过"课堂观摩+技术展示+专题研讨"三位一体的活动形式,系统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智慧课堂深度体验:
四大学科展现AI 教学魅力
研讨会以四节“AI赋能的智慧课堂”公开课拉开帷幕,与会教师分组走进不同学科课堂,亲身体验技术如何让抽象知识“活”起来。
数学课堂:数系扩充的“故事化” 探索
王顺老师执教的《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通过动态时间轴还原数系演变历程,从远古结绳计数到“无理数危机”,让学生直观理解复数产生的逻辑必然性。智慧课堂 “随机提问” 与 “小组讨论” 功能激发思维碰撞,学生在类比实数与虚数的互动中,轻松突破 “复数能否比较大小” 等认知难点。
物理课堂:功与功率的“动态化” 解构
彭建业老师在《功和功率》教学中,利用智慧课堂的动态演示功能,模拟起重机提升重物、马拉雪橇等场景,让学生观察力与位移的方向关系,直观理解公式W=Flcosα 的物理意义。实时互动答题数据同步反馈学情,教师针对 “功的正负含义” 等易错点展开针对性讲解,构建 “观察 — 探究 — 巩固” 的高效学习闭环。
化学课堂:有机分子的“沉浸式” 建构
刘闪闪老师的《认识有机化合物》课上,聚焦碳原子成键特点,学生通过模型搭建活动“构建” 乙烷、乙烯、乙炔分子结构,深入理解成键规则与碳骨架特点。360° 旋转的甲烷立体模型让空间结构一目了然。同时智慧课堂丰富的互动形式(抢答、投票、连一连等)贯穿始终,让知识建构更具趣味性与参与感。
生物课堂:经典实验的“可操作” 重现
周开宇老师在《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中,借助视频实验室还原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学生自主选择蛋白酶、DNA 酶进行 “减法原理” 操作,观察菌落种类变化验证假设。科学史时间轴与思维导图工具串联“转化因子” 探索历程,帮助学生构建 “实验设计 — 逻辑推理 — 结论归纳” 的科学思维链。
技术赋能经验分享:
从“工具使用” 到 “教学重构”
课堂观摩结束后,与会者齐聚报告厅针对“AI 如何赋能教学” 展开深度交流。濉溪县口子实验高级中学教导主任朱金龙围绕畅言智慧课堂功能应用展开深度讲解,现场演示备课环节中海量优质教案资源一键获取、多媒体素材库支持二次创编的实操流程。同时,他展示了通过“教师助手” 智能生成个性化课件的创新应用,生动呈现了该平台如何实现备课效率与内容精准度的双向提升。
授课场景,朱主任现场演示通过教师端发起"自主出题 - 学生机作答 - 即时反馈" 的教学互动,系统同步生成多维度数据看板,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课后,朱主任结合学生机自主学模块,详细介绍了学生机百宝箱的多元功能:譬如生物科目配备大量精品微课视频,学生可按需进行针对性学习;机内整合大量契合高考考核方向的扩展学习资料,助力知识体系延伸。教师还可基于学情分析,一键布置分层作业,精准标注学生薄弱知识点,并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包,实现精准教学辅导。
整个功能演示呈现了通过”备课资源智能化— 课堂互动数据化 — 课后提升个性化”的全流程闭环,让技术真正成为教师减负增效、学生精准学习的助力工具。
教育变革研讨:
AI 驱动课堂形态升级
在"AI赋能课堂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专题研讨环节,濉溪县教育局领导、教研室专家与各校骨干教师展开了深度研讨。
濉溪县教研室化学教研员赵健老师以专业视角分享了智慧课堂的应用价值:其多元互动功能与实时过程性评价突破传统课堂局限;通过平台可生动呈现传统教学难以展现的化学立体空间模型、物理动态模型等。赵老师系统梳理了多个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实践,指出数字化资源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更构建起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性支撑平台,为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提供了关键保障。
一线骨干教师濉溪中学王彩莲结合数学课堂实践分享道:依托智慧课堂的多样化互动功能,学生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以分组抢答为例,该功能充分激活全班积极性,搭配人工智能实时触发的‘你真棒’智能反馈,为学生带来多元鼓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创造性智慧主导教学,实现师、生、机深度互动,达成教、学、评一体化,让这节数学课堂既充满效率,又洋溢人文温度。
县教育局领导李想在总结时强调,要贯彻落实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国家战略,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推进区域实践。他指出,AI技术能整合资源、促进跨学科融合、赋能教师创新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活力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同时,他提醒要警惕技术应用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导致学习碎片化,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主动提升数字素养,审慎把握技术应用尺度。他提出,未来应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发挥AI优势破解教育难题,助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濉溪县教育向“AI + 教育” 深度融合迈进的起点。未来,濉溪县将继续深化智慧教育应用,携手广大教师探索更多创新可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推荐阅读
语文| 当孙悟空“闪现”智慧课堂,AI解锁《西游记》成长密码!
AI赋能初中数学课堂 | 精准化·社会化·人文化三维重构《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