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5-7 13:58

AI 时代,如何聪明阅读?

作者:微信文章
01

昨天,跟其他读书社群连麦,答疑《聪明的阅读者》。主持人问了不少问题,例如:

在 AI 时代,阅读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还需要老老实实读书吗?与过去相比,阅读时,我们应该更注重什么?

第六章中的结构阅读,通过结构阅读,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能聊聊具体的实践案例吗?

结构阅读是最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阅读技巧。当初研发《阅读大法》时,我特意向阳老师请教这个技巧的演变思路。听完他的讲解后,我非常震撼,这样的震撼也传递给了社群的同学。

自此,社群对认知方式的讨论多了起来。在不久前结课的第三期《阅读大法》中,阳老师再次细化了这个技巧。我参考了课程内容,融入答疑中。
02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 AI 时代,阅读反而变得更重要。我们不妨这样想,AI 擅长做什么?它擅长快速总结、碎片化信息搜索。知识的获取比过往任何时代都变得更便捷。但是,AI 不擅长做什么?
深度阅读体系化思考行动和创造

AI 能轻易地告诉我们「是什么」,但无法代替我们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我们进行阅读,不仅仅为了获得知识,它更是一个构建心智的过程。

阅读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尤其读到好书,更是一个超越时空与智者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思考、整合和理解自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塑造独属我们自己的认知方式和认知体系。

既然阅读更重要,那么我们还需要老老实实地读书吗?这里的「老实」,如果是「机械的、从头到尾」阅读的意思,我们当然不需要如此「老实」。因为《聪明的阅读者》都出版了,我们可以「聪明地阅读」。

怎么聪明地阅读呢?《聪明的阅读者》提供了很多技巧。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第九章《综合应用: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里面提供了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该如何组合阅读技法来阅读。



例如,阅读大众科普图书,作者建议「抽样阅读-文本细读-结构阅读-主题阅读」这样次序。

例如,借助第十一章提供的《通识千书》书单,挑选智者的文本,见识智者如何认识、理解和改造世界。
03

AI 时代的阅读,我们更应该注重什么呢?答案的关键是这四个字 —— 认知方式。认知方式指的是大脑的思维、直觉、记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近义词包括认识方式、认知框架等。(见本书 p. 115)

为什么认知方式在 AI 时代如此重要呢?在开智《阅读大法第三期》中,我们指出了一个洞见,那就是:人们常常陷入虚假的阅读。所谓虚假的阅读,指的是读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术语,但面对真实的生活问题,还是感到很无力。

例如读了很多经济学通识的书,还是挣不到钱;读了很多心理学通识的书,婚恋关系还是很糟糕。我们要改变虚假阅读,变成「真实阅读」。怎么做?正是掌握作者的认知方式。

为什么认知方式如此重要?看这段话(p. 131):

远古时代,人类用叙事、画画的方式传递信息,所以人类最早出现的是与叙事型和美感型相关的认知方式。…… 部落中的先知就是最初的学者,攀山越岭,渡海行川,田野调查也是最先出现的一种认知方式,人类一直沿用至今。当人类开始思考,就产生了哲学,古代文史哲不分家,这时候就产生了思想实验的认知方式。伴随古希腊《几何原本》和中国《九章算术》的出现,符号思考的认知方式慢慢形成。工业革命后,受弗朗西斯·培根科学实验的影响,诞生了实验科学的认知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诞生了计算机,产生计算模拟的认知方式。

人类在认识、解释和改造世界中,积累出一些方法。智者系统地总结前人认识、解释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体系,形成认知方式。

阅读是对话,是在交谈中见识作者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真实的阅读要见认知方式。同时,认知方式是「不同作者共享的底层,人类文明演化至今,发展出的知识体系」,所以,认知方式又成了我们的脚手架,去读懂作者(/智者)。
04

以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为例。卡尼曼是实验科学这种认知方式的代表,怎么判断的呢?

从作者的身份来看,他是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科的开创者。他因与阿莫斯提出的前景理论获得 2002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次,回到文本。书中展现了大量的经典实验,像「实验、概率、受试者」等等这些词语,都能进一步交叉验证,卡尼曼及《思考,快与慢》采用的是实验科学的认知方式。

判断出作者认知方式后,通过抽样阅读找出最能体现卡尼曼实验科学的章节。也就是,第一章、第二部分(尤其是第10、11、12、15章等),和第四部分(尤其是第26 ~ 32 章)。附录收录了卡尼曼最重要的两篇论文,也建议阅读(读不懂的话,通过二级标题分块阅读,降低难度)。

至此,停一停。思考一下,卡尼曼借助科学思维要回答的大问题是什么呢?——「人类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任务时,为什么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快与慢)?」

所以,在第一章中找出引用的实验(所有实验,如一张愤怒的脸、乘法题、看不见的大猩猩等),看卡尼曼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对现象的一般观察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假设,如何进行推理,如何进行实验检验,形成什么理论)。这个过程中,足以让我们验证结论是否有说服力,是否能增进新知。—— 这就是学习。

显然,卡尼曼给出的答案非常震撼,他的理论可以在「决策与判断、注意力管理、系统2纠正认知偏差」中得到应用。
05

通过认知方式进行结构阅读,是《聪明的阅读者》中最独特的一种阅读方法。社群通过好几门课才渐渐迭代出较为外显的实践方法。里面依然有很多技巧值得深挖和实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 时代,如何聪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