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公式只能死记硬背?这节物理课让AI和学生一起“解题”!
作者:微信文章编者按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福外高中落实“高效能”课堂教学范式,积极构建学校“教学研评”一体化模式,促进学科组团队专业教研能力的提升,发挥“领航—示范—青蓝”不同梯队教师的协同作用。4月14日,我校开展“砥砺深耕展风采,聚焦课堂谋新篇”第一届“青蓝工程”教师“跨越杯”教学大赛。
此次,我们聚焦物理课堂的精彩瞬间。
课任教师李雅婷以《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为主题,巧妙融合传感器技术与 AI 辅助教学,打造了一节兼具“科技感”与“思维力”的高效课堂。
课程伊始,李老师以“行星运动轨迹”和“钟表指针转动”的实例为引,抛出“如何比较圆周运动的快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导学案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发现传统“速度”概念的局限性,由此自然过渡到线速度、角速度等新物理量的学习。
区别于传统课堂,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代表上台通过板书和图示,清晰展示解题思路与分析过程;台下同学积极补充、质疑,形成深度互动,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本节课的亮点还在于将高精度传感器与AI技术引入实验环节。学生们亲手操作实验装置,实时采集不同半径下的线速度与角速度数据,AI算法同步生成动态图表,直观呈现物理规律。
“以前觉得v=ωr只是个抽象公式,但看到AI绘制的曲线后,发现半径与线速度成正比,规律一目了然!”杨同学兴奋地分享道。
此次课堂教学通过传感器与AI技术的结合,使抽象的物理公式具象化呈现,“技术不只是工具,更是学生探究的伙伴。”课任教师李雅婷表示,“我们希望通过重现‘猜想-验证-修正’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
·END·
图片 | 吴诗悦
初审|星热点
复审|学生发展中心
出品/终审|招生与融媒体中心 星热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