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可能成为新风口
作者:微信文章智能眼镜与人形机器人都属于人工智能率先落地的项目,相关概念股也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走强,芯片是两者交叉的关键零部件。
比如瑞芯微和和恒玄科技从去年九月底起飞已经有数倍涨幅,2025年作为AI眼镜爆发元年可能成为新的风口。
人工智能的突破最终落地十分关键,目前为止有以下几个应用场景:自动驾驶、AI手机电脑、智能音箱、人形机器人和AI眼镜,与前几个相比AI眼镜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自动驾驶技术复杂度高,法规和安全性限制多,商业化进程较慢,比如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汽车事件。
AI手机电脑更多的是软件的升级,比如AI摄影、稳当处理等功能上的完善,并没有形成新的硬件系统。
智能音箱目前已经十分常见,但是交互场景单一,依赖语音控制,缺乏实用性。
人形机器人未来想象空间巨大,很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概念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产品,但是技术难度以及门槛较高,短期之内难以普及。
而AI眼镜拥有全新的硬件系统,多模态交互,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平民化的价格最有可能成为率先落地的创新性产品。
截至目前在AI眼镜上有布局的国内大厂有华为、小米、XREAL、雷鸟、联想、创维数字等,相关产业链与手机、手表等消费电子重合度较高,包括水晶光电、歌尔股份、立讯精密、韦尔股份、卓翼科技、嘉禾智能、蓝思科技等。
这些大厂可能会受益于新产品的爆发而带来收益,但是短期可能无法替代手机登消费电子所占据的比例,股价影响有待观察。
影响较大的跨界成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股价则更有潜力,比如给小米代工的比依股份,与雷鸟合作的博士眼镜,与OPPO合作的瑞芯微,以及可穿戴芯片龙头恒玄科技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