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课堂,与以往相比会有哪些变化?——从“人脑独舞”到“人机共思”
作者:微信文章【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AI赋能课堂,
与以往相比会有哪些变化?
作者|王红顺
河南省郑州陈中实验学校
从“人脑独舞”到“人机共思”,AI在备课创新、学习辅导、思维训练中的多维渗透,让课堂教学变革的秩序和法则正在发生变化。这场变革并非工具升级,而是教学逻辑的重组,一线教师既需要锚定智能时代的行动坐标,又不能沦为“技术的附庸”。
从“人脑独舞”到“人机共思”,AI在备课创新、学习辅导、思维训练中的多维渗透,让课堂教学变革的秩序和法则正在发生变化。这场变革并非工具升级,而是教学逻辑的重组,一线教师既需要锚定智能时代的行动坐标,又不能沦为“技术的附庸”。
当生成式AI取得突破性进展,它正以革命性力量重塑着教育教学生态。这场变革不仅改变着知识传递的方式,而且在深层重构着人类认知模式与教学关系。笔者基于实践观察,系统梳理生成式AI带来的结构性转变,为一线教师应对智能时代挑战提供借鉴。
搜索与求索。以百度为代表的传统搜索引擎仅为用户提供信息拼图,提供与你输入关键词相关的网页,并给出搜索到的答案,缺少系统的梳理提炼。而具备逻辑推理能力的生成式AI(如DeepSeek)展现出革命性突破:不仅能输出答案,而且还告诉你明晰问题、折解问题、逻辑思考的过程。
人脑与AI脑。过去我们仅用个人大脑思考,现在AI成为人的“外挂大脑”、第二大脑,可以实现人脑与AI协同思考,那些重复性的事情可以交给AI去完成。如果说人脑专注于创造性思考,那么AI则承担知识整合与逻辑推演,它将重塑人们的认知格局。
个人思维与AI思维。推理大模型的出现让AI具备了逻辑推理能力。如今遇到问题,就可以遵循独立求索—AI求索—比对求索,实现策略优化、思维生长。同时,学生的自我求索与AI的深度求索、联网搜索进行整合,可以创造出新的学习模式。
单一文本语言与多文本语言。AI时代文字语言可以转换成图片、视频、音乐语言,对一个事物、事情的认知实现多元表征。语言可互相转换、互为载体、互启灵感,跨领域创新。比如,一篇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尝试用音乐、美术语言表达,一幅名画可以让学生用文学语言去描述,一首名曲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赏析。围绕同一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大胆探索,如用诗歌、舞蹈、图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悟等。
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以往课堂上只有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互动,而现在的课堂可利用智能体实现人与AI的互动。比如,围绕一个问题或观点可以让学生与AI辩论,借助另一AI作为评委,可以说,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将改变课堂形态。
追求答案与学会提问。过去的学习多为掌握知识、寻求答案,在今天答案易得的时代,问题发现与框架重构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因此,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将成为一个人的基础素养。培养发现真问题、重构问题框架的能力,是智能时代最具价值的创新素养。
备课与“背课”。从备课到“背课”意味着备课的迭代。过去查阅资料、分析学情、构思教学框架、撰写教案是备课重点。如今在多种AI工具协助下,编写教案、制作课件都能轻松完成,效率倍增。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备课的重心就在于对生成的教案,尤其是问题结构、解决策略、多元答案进行消化和理解,并熟记于心,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背课”。
经验判断学情与科学诊断学情。过去,教师大多凭借经验进行定性的学情分析判断,如今借助AI可进行量化的科学分析,精准、高效、可视化。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将经验型学情判断转化为可视化数据模型,学习轨迹追踪、认知障碍诊断等精准评估,使教学干预从经验驱动转向证据驱动。
统一作业与私人定制作业。以往是教师统一布置作业,作业设计多采取“地毯式轰炸”而非“精准打击”,是平均用力而非刻意训练。AI可以对学生在概念理解、迁移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疑难、困惑进行分析诊断,基于学情分析的智能推送系统,可以实现“一对一”的层级式个性化私人定制作业,实现从“漫灌”到“滴灌”的跃迁。
生成式AI引发的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教育基因的重组再造。在这场变革中,教师角色正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架构师,教学过程从单向传授转为协同创造。面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图景,我们需要秉持“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育”的理念,在坚守教育本质的同时,积极构建人机协同的新型教育生态。唯有如此,才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出适应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者。
你认为呢?
来源|中国教师报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程介明:从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长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