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底香 发表于 2020-10-21 11:00

四分之三的德国学生从事兼职工作,人力资源专家告诉你简历中应该出现哪些兼职

在书店当帮工,在咖啡馆当服务员,在西门子当在职的学生工:德国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总是有很多机会在上学时获得额外的收入。但是从事哪些兼职对于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会有帮助。我们来看看德国人力资源专家的说法。




四分之三的德国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工:但是,高薪并不是最重要的标准。
调查机构福萨(Forsa)周一代表小型就业中心(Minijob-Zentrale)发布的一项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四分之三的德国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打工。根据调查,几乎三分之一的兼职学生在大学里担任研究助理或博士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占四分之一以上,有13%的学生提供补习,在零售业打工的占12%,餐饮业的占11%。如果不打工,他们通常会从家人那里获得经济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调查,德国学生选择兼职时,高薪水并不是学生最重要的标准。他们更关注与雇主的信任关系,时间上的灵活性,工作上的认可以及责任范围等等。

N26的人事经理解释您可以在简历中体现哪些兼职工作
那么哪些兼职经历对将来的职业道路有帮助,N26人力资源主管Diana Styles接受了德媒的采访。

总体而言,兼职工作总是有益的:您学会与同事打交道,组织自己的时间并承担责任。如果选择正确的话,打工经历和学生工也可以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去除一定的障碍:特别是一些实习,临时工和暑期工也可以帮助您学习您以后想要工作领域的新技能,当您将来申请时,会让你的简历看起来非常不错。

工作经验是关键:“例如,擅长数学的人都可以在金融公司实习或在那做兼职。”而如果您对广告感兴趣,可以在市场营销机构兼职。精通IT的人应该到科技公司中寻找合适的工作。根据职业专家的说法,兼职工作首先应符合您自己的兴趣,并特别提升您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的技能。因为那些已经有实践经验的人,在职业开端时总有一定的优势。

体验公司的许多领域
如果您还不确定要从事哪个行业,那么值得考虑一下体验公司的多个领域。在最坏的情况下,您也会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想做什么。Styles很高兴邀请那些已经在公司进行过项目管理或拥有初步经验的申请人。体验公司的不同领域也对未来很有帮助。人力资源专家说:“您可以洞悉许多不同的主题。”

有没有绝对不应该包含在您的简历中的兼职工作经历?Styles说:“这取决于如何包装自己。”。Styles回忆起曾经在申请人的简历中发现帮人遛狗的兼职,看起来和申请的工作毫无关系,但是如果他告诉招聘认为通过这个兼职锻炼了自己的自我营销和服务营销能力(例如通过传单和社交媒体宣传),那么同样也是营销团队工作的最佳人选。但是如果无法解释其与申请工作的相关性,这样的兼职经历不如不写:”因为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从根本上只对与招聘职位相关的经验感兴趣。

诚实正直
无论是由于毕业后的旅行,生病还是急需要一段时间休息:总有一些申请人的简历有空缺的时间。所以人力资源专家告诫申请人一定要诚实:“不要试图掩盖。“如果您的简历不完整,请解释为什么存在差距,以及这段时间您经历了什么。诚实和真实性对于邀请申请人参加面试是非常重要。如果发现简历中的某些内容被修饰。或有人在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说谎了,那么肯定是被第一个被Pass 的。人力资源经理宁愿诚实地听到申请人生活中曾犯的错误,而不是标准答案。Styles说:“我们所有人都有弱点并且会犯错误。” 但是,重要的是,“我们都要从中学到东西。”

每个人都需要的转账账户比价:
点击直达德国转账账户比价器

有了收入注意投资理财,第一步就是开一个投资账户DEPOT,推荐

https://www.financeads.net/tb.php?t=17028V274449902B&https=1https://www.financeads.net/tb.php?t=17028V274449902B&https=1
每单固定手续费1欧的手机投资账户tradere public, 目前德国收费最低的投资户头,非常推荐。

其他投资账户参考:
点击直达德国投资账户比价器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1 11:58

尽量不要去经济不好,周边没有企业的大学上学
尽量多实习,做Werk Student,不要把税卡和时间浪费在打零工上
尽量去名头响亮的大企业实习或者做Werk Student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10-21 13:22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1 11:58
尽量不要去经济不好,周边没有企业的大学上学
尽量多实习,做Werk Student,不要把税卡和时间浪费在打零工 ...

这个,10年前没法知道。10年前大家讨论的都是你今天在哪打工呢?现在知道这个用不大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1 17:21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10-21 13:22
这个,10年前没法知道。10年前大家讨论的都是你今天在哪打工呢?现在知道这个用不大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 ...

还是有用的,我最近面试的好多大学毕业生,简历惨不忍睹。

能在众多应届生里脱颖而出的那几个人,简历上都能看出明显的目的性,一看就知道他虽然人在学校但对职业生涯计划是怎么样的,而不是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棍子的乱跑。

mj250 发表于 2020-10-21 18:11

理都懂,但不一定做得到。

rose122333 发表于 2020-10-21 20:57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1 17:21
还是有用的,我最近面试的好多大学毕业生,简历惨不忍睹。

能在众多应届生里脱颖而出的那几个人,简历 ...

有时候命运不垂青,也没办法。

虽然我上大学的时候找的运气很好,学生工作名头很响,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20-10-21 21:46

职业生涯都是一环扣一环,需要从做学生的时候就做一个有心人。

在每个研究所门外,都有那几块公告牌,除了贴考试和课程安排,还有大片各种HiWi,企业BA, MA, Praktikum的广告。 自己留心的话,可以看看都是哪些企业的广告,通常这些企业都是和研究所某些教授经常合作,互相输送利益的公司,这些教授不会明着说,但是自己多想想或者有学长指条路,马上就明白了。 然后再看看那些公司都是什么城市的,在你做完BA,MA后,大概率也会在那里找到适合的工作。 如果这些城市不怎么满意,可以换一家研究所再看,直到自己比较中意的。

这样子一环一环上来,有时候用人企业也会发现目标候选人必须是你了。

v_sniper 发表于 2020-10-22 08:18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1 11:58
尽量不要去经济不好,周边没有企业的大学上学
尽量多实习,做Werk Student,不要把税卡和时间浪费在打零工 ...

谈何容易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2 10:0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0-10-22 10:45 编辑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20-10-21 21:46
职业生涯都是一环扣一环,需要从做学生的时候就做一个有心人。

在每个研究所门外,都有那几块公告牌,除 ...
没错,还可以多参加展会,推介会等有企业参加的活动,学校和教授也会组织这样的活动,增加和企业沟通的机会。多往企业那边凑,混脸熟。

还可以经常和已经上班的中国同胞沟通联系(喝酒看球),了解企业情况,咨询入职机会,或者认识中国女同胞的德国老公(不少公司高层或者有人事权力的领导)

已经拿到实习机会的同学,多往会议室,咖啡间和抽烟点凑,和德国同事(老板)沟通联系(吹牛聊天),争取留下的机会和未来的人脉。

投资界有一传奇人物,最早出道的时候想方设法进了大公司做实习,他不好好工作天天往领导们会议室跑,领导问你是谁我们没邀请你啊,他说我是来给你们做会议记录的,然后就在边上坐着跟着听,每次还都把会议记录做得很好发给所有在场的领导,何等牛人。这只是一个比较激进的例子,但至少我们去食堂和同事吃饭,去抽烟点陪领导聊天(给他一个大中华尝尝)这些是咱们普通人能做到的

我的一个语言班同学,从一开始就到处找有企业的地方混脸熟,总参加推介会和学校企业活动,有一次和一个航空配件公司的老板聊上了,聊得好了以后,不光上学期间让他去他们公司做学生工,后来还出钱送他去美国镀金学习。

刘峥嵘的起点不也是学生时代和拜耳的老板混了脸熟么。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20-10-23 09:37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2 10:00
没错,还可以多参加展会,推介会等有企业参加的活动,学校和教授也会组织这样的活动,增加和企业沟通的机 ...

看到这儿一声长叹啊
我学info的,当年同学们不少人都是“德语不重要,会编程就行”的论调。所以不少人挨过了本科阶段的referat之后就觉得高枕无忧了,因为读研的时候可以以实习抵referat拿学分。当年最受崇拜的一个同学就是编程很牛的,只是语言比较差。那个时候觉得学什么德语,只要手里有技术怎么混怎么好。同时,那些语言比较好的,编程水平不那么过硬的大家就觉得没出路,我也是这一拨人里的一个。
现在看看,还是那些两手都过硬的最好,能说会道思路清晰语言流利,同时技术过硬跟得上发展。不过说的容易,两边都做得好的难啊,别说还要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所谓“厚脸皮”和别人套近乎聊天之类的, 还有长年累月如此坚持,努力。所以最终,取得令人羡慕成就的往往是少数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3 10:41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20-10-23 09:37
看到这儿一声长叹啊
我学info的,当年同学们不少人都是“德语不重要,会编程就行”的论调。所以不少人挨 ...

主要是我们父母经历的时代,造就了"只有学习好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这种思维方式,当然,这在当年是符合当时的时代状况的,但等我们长大了,时代完全变了,特别是我们又来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根本无法适用了。

其实我觉得沟通的soft Skill甚至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素质第一是强健的身体,第二是健康开放的精神。这是很多人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都缺失的。情场,职场,名利场的各种成功失败和这两条基础素质都有直接联系。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20-10-23 12:33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3 10:41
主要是我们父母经历的时代,造就了"只有学习好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这种思维方式,当然,这在当年是符合 ...

的确。最基础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说起来大家都明白,甚至觉得这还用说?但往往还就是这种基础的东西缺失了。那些软实力比较好的人,必定是因为重视这一方面的学习的发展,而除了本身的学习之外还重视软实力的人,也必定是相对开放的人,愿意所谓“aus tellerrand schauen”。

之前为我自己的项目面试过几个人,都是毕业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年轻人,感觉大多都是梦想很大,眼高手低,和我自己当年一摸一样。。。特别想说你们可不能这样,我因为这个吃大亏了。感觉一副老阿婆的样子就上来了,唉

Kosmonaut 发表于 2020-10-23 12:57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20-10-23 12:33
的确。最基础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说起来大家都明白,甚至觉得这还用说?但往往还就是这种基础的东 ...

不是国内人不知道培养软实力。是中国社交社会还处在原始社会,根本没有通行的社交规则,人们没法说清楚,啥是软实力?

穿着嘻哈裤,见了社会哥上去递烟,新到任何地方都能跟二流子混熟,是软实力么?
小时候从重点中学理科班、成人后一直在科研环境。逻辑清晰叙事清楚,见了同僚有共情力懂得谦虚,但有个前提,对话者必须是高知。给没经过系统科学训练的人讲东西没法讲因为不在一平台不用一套话语。请问这是软实力么?
我见过国企(比如银行)待过十几年,国内办公室那些圆润得很,但进了德国社会两眼一抹黑。因为他的那些社交技巧是基于特定体系的。他懂如何在国内体制下拉大项目,但在德国怎么做饭、打扫卫生、跟邻居简单交往他不知道。请问这是软实力么?
那些国内巨贪跑到大家拿,你说他们软实力厉不厉害,不然咋做到那个位置的?可是到了大家拿为什么不在当地发挥自己的“软实力”只能深居简出坐吃山空呢?
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华人留学生彼此觉得对方社交太差的例子还少么?

“软实力”永远是基于语境的。你觉得你某方面软实力厉害(很多人都这样),其实是当初你决定开发你某方面的软实力树,这在当时并没什么了不起,但人生后来的发展,正好适配了你这个方向的软实力,成就了你。运气而已。你觉得没有软实力的人可能是运气不好开错了方向,不然你去他那个环境试试看。

中国学生大多数软实力不行,我承认,大范围看的确。但在剩下的绝大多数有能力的人里,他们的能力也时常是错配的,毕竟谁也不能预测到自己十几年后回来德国,并隔空预见到德国到底需要哪种软实力,然后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吧?

mj250 发表于 2020-10-23 14:41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3 10:41
主要是我们父母经历的时代,造就了"只有学习好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这种思维方式,当然,这在当年是符合 ...

强健的身体是天生的。至于健康开放的精神,中国人总体来说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比傲慢的欧洲人好。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3 15:27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0-10-23 15:28 编辑

mj250 发表于 2020-10-23 14:41
强健的身体是天生的。至于健康开放的精神,中国人总体来说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比傲慢的欧洲人好。
身体这个东西不能吃老本,几天不撸铁,身体状态马上下降,需要每天坚持养成锻炼的习惯,我基本上每天做街健,加上一周两次健身房,这样工作中才能充满力量,即使因为忙的时候只睡了很少的觉,脑子也清醒,不会犯困,完全不需要咖啡。一旦我停下来几天不练,状态马上下降。

精神健康开放主要指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活得轻松洒脱,还是满脑子对外界的不满,大约是这个意思。我个人是通过静坐和沉思内省来训练的。

mj250 发表于 2020-10-23 15:47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3 15:27
身体这个东西不能吃老本,几天不撸铁,身体状态马上下降,需要每天坚持养成锻炼的习惯,我基本上每天做街 ...

这些……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不合适吧?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20-10-26 10:53

mj250 发表于 2020-10-23 14:47
这些……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不合适吧?

如果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就好好锻炼身体,我现在回想起在德国上大学的时候后悔的一点就是没有科学锻炼。
那时候我觉得和欧洲人体质没法比,其实中国人练起来身体不比欧洲人差,可能维度小一些,但肌肉线条能练得比欧洲人漂亮,而且亚洲人柔韧性好,特别适合街健。当年如果我像现在一样练街健和固定去健身房,约的小姑娘哪至于那么困难:daxiao:

limit 发表于 2020-10-27 12:27

感觉大多数德国人的生活饮食不太健康,也就30岁前能拼拼先天体能优势,30之后慢慢垮掉的也很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分之三的德国学生从事兼职工作,人力资源专家告诉你简历中应该出现哪些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