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dtozl
发表于 2015-1-29 20:51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1-29 18:15
哈!你是为数极少的承认条件殷实的回国比例高的
你也说你的父母心烦意乱,你更感到愧疚。所以我不希 ...
回国比例和家庭条件是否成正比没有研究也和我"承不承认"没有关系
回国的不比不回的高一等 反之亦然 家里有钱的也不一定就比家里没钱的更值得人尊重 反之也亦然 不明白车水马龙对这点为什么在意
对子女尽可能满足他们帮助他们 但不应该对他们的要求一一满足 更不可能一一满足 因为总有一天总有一个问题你无法力所能及替他解决 这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 可车水马龙的文字里似乎是给了物质就什么都迎刃而解了
说实话我没有明白你拉出凤凰男女和我们的话题有什么太大关系 但关于我的论述车水马龙大可以放心反驳
你的文字里有摆的事实上但也有你的观点 你文字中所透露出对家庭条件不好或者不回国的同胞的否定和鄙夷也是一个事实 你的否认改变不了事实
如果你的家族占据了优势资源 在上海你会轻松很多 但社会的阴暗面总会面对 虽然我这样的海漂甚至是社会更低层面对的比你更多。
chchen2009
发表于 2015-1-29 22:48
sendtozl 发表于 2015-1-29 19:51
回国比例和家庭条件是否成正比没有研究也和我"承不承认"没有关系
回国的不比不回的高一等 反之亦然...
楼主说了,他没有任何鄙夷我们的意思,我们要是这么觉得只能说明我们玻璃心。其实他这种想法,我猜跟当年金正恩同志从瑞士回国前也是一样的:哥要回国干大事业去了,就你们这群屌丝,自己假装瑞士是个天堂吧,但凡烽火组出身的子女谁不愿意回去?我们朝鲜就是比瑞士好!
BATURU
发表于 2015-1-29 23:15
月经贴
Truecar
发表于 2015-1-29 23:24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1-29 18:11
你们硬要扣这么大一顶帽子,你们就扣吧
顺嘴说一句,你父母给你生命,把你养大,你一不是通缉犯,二不 ...
呵呵,这么说我应该回去,让他们出一百万给我买房首付,然后给我安排一个好工作挣大钱,二老做不到就是他们没给我准备足够的基础。
不是有人在前面说了吗,“不回去的人很多是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基础,父母不能扫清一切障碍,甚至还看不起病买不起房”。对喽,我回去就是拼爹没戏,现在说这话的又来指责我不回去尽孝了。靠,里外话都让他说了,嘴皮子翻得够可以。
我不指望父母的基础,更不指望他们为我扫清一切障碍。我给父母买了房,我哥病危的时候是我每天出500欧元住院费把他阎王手里抢回来的。对不起让你见笑了,我家没将军没有勤务兵,更没有100%的医疗费报销,连一年交80块报80%的那种农村医保都没有,幸亏有我能拿得出钱。我如果回去,我哥就没了,二老得哭死,老了还愁没房住。你水平高给评判一下,这算是孝顺还是不孝?
还有脸说别人不孝,先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从爹妈那里得到了啥,又给爹妈做了啥。指望爹妈给自己扫清一切障碍挣大钱当人上人的,居然指责起靠自己双手打拼的人。这年头婊子不光立牌坊,还要以婊子牌坊为标准,指责良家妇女没钱立这破玩意了。真毁三观了,不对,这种人根本就没三观。
雪下得那么认真
发表于 2015-1-29 23:41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1-7 23:31
官员喝的不一样,完全是人们意淫出来的。我家有3个亲戚在军队,一个上将,一个中将,一个大校。他们家喝 ...
兰州烧饼
不会飞翔的翅膀
发表于 2015-1-29 23:51
有爹拼就回 没有 就老老实实呆着!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1-29 23:59
Truecar 发表于 2015-1-29 22:24
呵呵,这么说我应该回去,让他们出一百万给我买房首付,然后给我安排一个好工作挣大钱,二老做不到就是他 ...
你还算好,没有前脚发帖后脚删,正好,你可以自己看看你是怎么说的,是你自己说你不能回去尽孝,我没有多加一个字吧?怎么反倒说是我污蔑你不尽孝的呢?
按照你的说法,你还是真孝顺,谁说你不孝顺我都要啐他一脸,我在你面前自愧不如。你爸妈幸亏生了你,幸亏你来了德国,幸亏没有回国,全家靠你接济支撑,要不然你哥没了,二老哭死,老了没房住,就成了人间悲剧了。你是你们家的大功臣,给你的孝心和你为全家做的贡献点赞!
雪下得那么认真
发表于 2015-1-30 00:24
Jing916 发表于 2015-1-8 00:54
就是点生活用品
{:5_319:}
ein
发表于 2015-1-30 01:05
王国聚会所
发表于 2015-2-3 21:22
ein 发表于 2015-1-30 00:05
德国要个会拼爹的也没多大意思呀,会拼爹也不能为社会做贡献,
ps: 我个人认为在讨论留海外还 ...
哈哈,一语道破
长汀烧大块
发表于 2015-2-4 07:33
Jing916 发表于 2015-1-8 00:59
没成功,你自己要是有空去古北家乐福转一圈吧。
古北....你拿全上海甚至全国最贵的地方和德国比有意思么
长汀烧大块
发表于 2015-2-4 08:02
本帖最后由 长汀烧大块 于 2015-2-4 07:45 编辑
王国聚会所 发表于 2015-1-8 12:40
客观的说,除了蔬菜以外,有点品质的食品国内价格几乎都比德国贵。
我觉得比物价这个方面,拿德国超市最便宜的肉米油,拿来动不动就和国内有品质的比,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您要是高消费人群,那么请拿德国Bio商店的物价和国内有品质的食品比一比;
如果只消费得起普通超市,买买德国不入流的排骨冷冻肉之类的,那请和国内普通菜市场的价格比
qhdgs
发表于 2015-2-4 09:04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1-7 23:31
官员喝的不一样,完全是人们意淫出来的。我家有3个亲戚在军队,一个上将,一个中将,一个大校。他们家喝 ...
能问下你家的上将是哪个吗?
以下来自维基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上将★★★
解 放 军
上 将
范长龙(中央军委副主席) 常万全(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房峰辉(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 张 阳(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 赵克石(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 张又侠(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 魏凤和(中央军委委员、二炮司令员) 刘 源(总后勤部政委) 王洪尧(总装备部政委) 戚建国(副总参谋长) 王建平(副总参谋长) 杜金才(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 贾廷安(总政治部副主任) 吴昌德(总政治部副主任) 许耀元(军事科学院政委) 王教成(沈阳军区司令员) 褚益民(沈阳军区政委) 刘福连(北京军区政委) 杜恒岩(济南军区政委) 蔡英挺(南京军区司令员) 徐粉林(广州军区司令员) 魏 亮(广州军区政委)
解 放 军
海军上将
吴胜利(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 孙建国(副总参谋长)
解 放 军
空军上将
许其亮(中央军委副主席) 马晓天(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 田修思(空军政委) 刘亚洲(国防大学政委)
武 警
上 将
孙思敬(武警政委)
王国聚会所
发表于 2015-2-4 09:16
长汀烧大块 发表于 2015-2-4 07:02
我觉得比物价这个方面,拿德国超市最便宜的肉米油,拿来动不动就和国内有品质的比,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
因为中国有品质的产品大部分是进口的,而这些进口的大部分就是德国普通超市的水平。
sendtozl
发表于 2015-2-4 14:35
物价是个很难比较的概念 不光有消费习惯还有汇率等因素
如果真要了解可以去网上找 ubs 的报告叫物价与工资 preise und loehne 有德英两种语言 也是免费下载的。基本每两年更新一次 好像去年才更新过。这份报告比较全世界各大城市之间的收入与物价。德国是法兰和慕尼黑 中国样本是 上海和北京
物价来说比较了一个商品篮而且根据不同国家 没种商品权重也有所不同 比如欧洲乳制品权重比中国高 中国米产品权重比欧洲高。这份报告基本比较权威。
大体上上海北京物价在法兰和慕尼黑70%左右。
halsbonbons
发表于 2015-2-9 14:12
子非鱼,安(焉)知鱼之乐。。。。能说服自己,做好自己的选择,走好自己的路就好。哪种选择并不重要,所谓条件也是相对而言的,同样的条件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哪里都能过好,哪里也都有悲剧。。。
非要争出过好坏真是没有意义,别人的好,再好也是“别人”的,就像你在路上看到的美景,再美,也只能用你同路的人分享一个道理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2-9 14:53
现在的趋势就是:
上层的人往外面跑或者已经找好退路
中产的则是围城,国外的想回去,国内的想出来,但都难以付之于行动
屌丝?呵呵
blueskyredsun
发表于 2015-2-9 14:57
这个问题感觉没有哪边绝对好喝哪边绝对不好的问题,都是看个人情况选择,只不过有的人有的选,有的人没得选
kolinsky
发表于 2015-2-9 17:32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5-2-9 13:53
现在的趋势就是:
上层的人往外面跑或者已经找好退路
好像已經不是這樣了。
現在好像想出國的人變少了。
國內的生活改善是可以看得出來的,而且歐元要是進入6時代,歐洲的工作機會也不是那麼有吸引力。
現在說要撤還是說要留,真的很難講,已經到拐點了。
lavendel2010
发表于 2015-2-10 12:12
国内一线城市土著,没本事的普通人,体制内,工作很舒服,生活不算很差,但是还是喜欢德国的生活。主要是觉得国内太吵了,我实在是更喜欢安静的环境,丝毫不喜欢热闹,就算在德国,朋友聚会之类的邀请也是几乎推掉九成的。在国内的时候就喜欢老宅在家里,可是邻居们的素质真心不行啊,总是不会顾及别人,很吵啊......在德国的感觉就是,我终于找到一个更适合宅的地方了!
xianwubo
发表于 2015-2-10 12:19
lavendel2010 发表于 2015-2-10 11:12
国内一线城市土著,没本事的普通人,体制内,工作很舒服,生活不算很差,但是还是喜欢德国的生活。主要是觉 ...
那怎么不去瑞士山区,加拿大,新西兰?这三国家的部分地区,估计想找个能骚扰的邻居都难,可以安心的在家独宅,德国跟这三个国家没法比。
lavendel2010
发表于 2015-2-10 12:26
本帖最后由 lavendel2010 于 2015-2-10 11:30 编辑
xianwubo 发表于 2015-2-10 11:19
那怎么不去瑞士山区,加拿大,新西兰?这三国家的部分地区,估计想找个能骚扰的邻居都难,可以安心的在家 ...
这个,俺一个没啥本事的普通人,你以为地图让俺点,想去哪儿定居就能去哪儿么?呵呵。
那三个国家也行,只要安全干净舒服人少现代化程度相对高普通居民素质相对高能让我宅,就都可以!只是机缘巧合来到了德国,很喜欢,就不折腾再想去别的地方了。
calvinjoo
发表于 2015-2-10 13:25
其实我之前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不过后来想明白了,首先当你决定回国的时候,应该就是你想回国了,有说服你回国的决定性理由,只是千万不要开始定调就说回国好,留在德国不好,凡事留有余地比较妥当,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很大,搞不好你以后还回来。不要去想将来怎么怎么样的。
其次,中国是跟是家,不管怎么样回中国心里上会给你很大的安慰,但是要知道同样会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情况,好比说一家人在德国天天想国内的亲人,但是一回国就出来个什么婆媳问题。同时现在对于我们而言很多时候都是跟着工作走,因此现在在德国不等于将来也会在德国,现在你很想跟家里人在一起,不等于将来你就没有问题。
最后,不要人云亦云,相信自己看到的,不要把看不到的过度揣测,对中国人而言每个地方都能生存,就看你自己短时间内看重什么。国内有便宜的小日子,同样也有夜夜笙歌,菜市场好便宜,朋友聚会的时候就不便宜了。凡事都是两面的,因此要预则立。
shaar
发表于 2015-2-10 15:36
话说国内父母特有本事的孩子都在美国吧 谁来德国。。。而且人在美国是真不愿意回去
fenni
发表于 2015-2-10 16:02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2-10 16:40
本帖最后由 车水马龙 于 2015-2-10 15:52 编辑
shaar 发表于 2015-2-10 14:36
话说国内父母特有本事的孩子都在美国吧 谁来德国。。。而且人在美国是真不愿意回去
说得对!如果当初知道德国是这个狗样,有钱人谁还来德国?我来这的最开始就认识一个比我晚来几个月的小姑娘,人那才叫霸道,在国内过了德福,来这注册了,上了一段时间不爽,感觉德国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头也不回地去了美国。临走之前在楼道里贴个条子,限期回国,所有东西白送,看上了就拿走,不像有些国人,一个破锅都要卖2欧3欧。不得不说,德国的华人群体屌丝居多。
美国和德国很不一样,至少美国本身就是多文化多种族混居的国家,自己才小几百年的历史,更容易接纳外人,外人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一个偷渡客家族的黑人兄弟,能做到美国总统,这总能说明一些问题。看看在美国的华人,混迹于美国中上阶层的比例,是德国可以望其项背的吗?况且美国对定居或者入籍的外国人有接父母团聚的政策,德国呢?再说语言,在美国上学,英语的问题不是很大,德国呢?直接来德国接受Master教育的国人,有几个人敢拍拍胸脯说德语不是问题?等磕磕巴巴能听懂一些的时候,都快毕业了。这样的Master教育谈何质量?
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华人,主要是两个类型,一是拿着奖学金去的,生活不愁,二是自己家里负担开支的,美国的学费物价是德国完全比不来的,动辄一年四五十万,没钱的人想也不会想去美国。这两种人都不用为了钱发愁,要么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要么家里有一堆钱供着花。德国呢?似乎成了屌丝圆梦的地方,少则一年四五万就能过活,一堆想过一过海龟瘾的屌丝挤破了脑袋来德国,德国还不给奖学金,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里的老底,恨不能一分钱掰成两瓣花。成天周围是这么一群人,还有什么心情在这里生根发芽了?
bettzhang
发表于 2015-2-10 16:58
看了这么多,就有一点感慨。来德国的孩子无论如何,好歹家长在国内也属于中产阶级了。在发达国家堂堂正正、作为社会顶梁柱的中产阶级,怎么到了某些国人嘴里就成了龌龊的“屌丝”了。就我当年周围的朋友来看,大富大贵的却是少,但小康家庭,中产阶级的不说百分之百,也是百分之九十。
一些人描述的所谓“有本事”的人,过的生活如何如何,那些人占中国社会的百分之几?占不到70%吧?正相反,个人看来30%都不到。怎么就一个社会的主流都全变成屌丝了,我很好奇中产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而且,以这些人的观点,不仅中国社会,连德国社会也是一个由80%以上屌丝构成的社会,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宣扬勤奋、节约、公平社会……这些观念的“底层人”呢。
abadebadu
发表于 2015-2-10 17:01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2-10 15:40
说得对!如果当初知道德国是这个狗样,有钱人谁还来德国?我来这的最开始就认识一个比我晚来几个月的小 ...
美国也有美国的问题,你去过美国吗,你怎么知道美国和你想象的就一样呢。我94年底来德国,95年就去了美国,感觉还没德国好呢,99年又拿了加拿大绿卡,最终还是放弃了。说到底很多听说的东西都不是很靠谱。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2-10 17:12
本帖最后由 车水马龙 于 2015-2-10 18:07 编辑
bettzhang 发表于 2015-2-10 15:58
看了这么多,就有一点感慨。来德国的孩子无论如何,好歹家长在国内也属于中产阶级了。在发达国家堂堂正正、 ...
你说中产阶级,没错。各国的国情不同,中国的中产阶级收入多少?父母在企事业单位属于中产了吧?普通城市的中产家庭夫妻年收入总共10万多,这个你不会否认吧?一年总共才10万多的年收入,还要供子女出国开销,自家还要开销,够干什么?你再看看欧美的中产年收入多少。中产是相对国家甚至省市地区而言的,并不是全球的中产。国内的中产在国内生活,肯定称不上是屌丝,但是来了德国,实际看来就是屌丝!你自己想想看,在国内上学的时候,所有花销占掉父母年总收入的2/3甚至再多一点,是不是屌丝呢?看菜吃饭的古语早就有了,还有一句话叫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回sendtozl的点评: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好比成为一个贵族要好几代人一步一步的努力。国内年入10万的中产,应该让子女在国内尽可能地接受教育,降低教育成本,用所节省的教育成本做后期投入,让子女可以一个人年入10万甚至20万30万,看到父母看不到的世界。然后子女的子女在父辈的影响下,可以追求更高的目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耗尽全家的心血,梦想一鸣惊人。拔苗助长只会伤及根本。
邓小平当初可是公派留学,你可不要混淆了概念。何况邓小平周恩来这些革命家,我们比不了,他们留学是要救国救民的,回去拿起枪杆子革命的,这样的觉悟你有吗?国内拿助学金拿贷款上学的学生,我不好一刀切地评价。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则新闻,一个政协委员建议家庭贫困的学生尽量不要上大学,多考虑其他谋生之道。很多人都骂这个人,可是认真了解过这么说的原因吗?真正能上名牌大学改变人生的贫困学生有几个?大多数上的都是很一般甚至不好的学校,大学四年除了助学金自己还要借助学贷款,毕业之后跟着大潮流一起找工作,拿着很少的工资,还要还之前的贷款,自己还要租房,多少年过去了都很难有积蓄,父母成了所谓的空巢老人。这样的情况何谈安居乐业?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2-10 17:14
abadebadu 发表于 2015-2-10 16:01
美国也有美国的问题,你去过美国吗,你怎么知道美国和你想象的就一样呢。我94年底来德国,95年就去了 ...
说的好,我去过,但是没有长期久留,没有感受过,接受你的批评{:5_336:}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