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axm 发表于 2014-12-12 23:27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25
U姨咋又原形毕露了呢??


大屎馆工作的5毛, 你好?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28

uiaxm 发表于 2014-12-12 23:25
县城怎么了.
县城住的也是人.



这个。。。。。。
人是平等的
但是大城市经济圈和县城,乡镇的交通需求不一样啊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29

uiaxm 发表于 2014-12-12 23:27
大屎馆工作的5毛, 你好?

谁主张,谁举证

uiaxm 发表于 2014-12-12 23:29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28
这个。。。。。。
人是平等的
但是大城市经济圈和县城,乡镇的交通需求不一样啊


县城,乡镇 就不需要火车了 ?

那你建议DB 把德国那些小镇, 小城市RE, RB都停了吧.

5毛的大脑就是厉害

uiaxm 发表于 2014-12-12 23:31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29
谁主张,谁举证

5 毛你好,
5毛再见!

{:5_342:}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35

本帖最后由 小牛拉车 于 2014-12-12 23:37 编辑

uiaxm 发表于 2014-12-12 23:29
县城,乡镇 就不需要火车了 ?

那你建议DB 把德国那些小镇, 小城市RE, RB都停了吧.


这都哪和哪啊
中国城市规模和欧洲不是一个级别的啊
如果说是北京上海周围地区小镇,早就有轻轨啊,地铁啊链接
柏林,慕尼黑周围的小镇,其实是一个大圈子
所以用四通八达的铁路连接
而且柏林和慕尼黑圈子的人口不过百万级别。还不够国内城市一个区的人口。
德国一个州的人口和中国一个大城市差不多
所以不能简单的照搬啊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57

bigsunlight 发表于 2014-12-12 16:04
别的国家技术上肯定不差,但是能搞不能搞,不是技术过关就行的。你还要考虑成本,市场,尤其是执行力等其 ...

你说到点子上了
特别是执行力。。。。。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59

悠悠闲人 发表于 2014-12-12 15:51
06年的时候刚好是一拨一拨唐车在Krefeld偷师学艺的时候,回去了之后,他们生产一个月的火车,就够西门子 ...

不容易啊
中国工人的工资只有德国人的几分之一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4-12-13 00:05

本帖最后由 凌波不过横塘路 于 2014-12-13 01:08 编辑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57
其实西门子不想转让技术的
这还是中德在政治层面上的促成了这次合作

西门子当然不想转,架不住其他几个竞争者为了拿到合同都同意转,人家拿到合同了它着急,怕丢了市场丢了机会,所以只好也同意转了。

政治层面上起的作用哪儿有经济需求和市场前景作用好。何况中德其实是经济带热政治,政治关系也就那样了,大家都清楚。

悠悠闲人 发表于 2014-12-13 00:36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4-12-13 00:05
西门子当然不想转,架不住其他几个竞争者为了拿到合同都同意转,人家拿到合同了它着急,怕丢了市场丢了 ...

个人认为,西门也是没办法,第一次小日本和西门子都装逼来着,后来项目丢了,拱手让给阿尔斯通了(CRH5)。其实那也是一个过时的车型,系统太过于复杂,时速250公里/小时也满足不了京沪线的要求。
张曙光要的还是西门子的350公里/小时的高速车。

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中国高铁的项目,说不定西门子交通早在2007,2008年时候就被拆分卖掉了。Velaro 平台出来在中国卖的风风火火,大把捞银子之外,也就俄罗斯Velaro RUS那几列车,和土耳其的一辆样车。加上本土的Velaro DE的总数还真不够中国那项目塞牙缝的。

西门子卖了技术之后,转身又出了一个新车型(不过是250km/h的),ICx,和德铁签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大单子,130列,后续可能增加到300列,不过要计划交付到2030年。这300列还没中国2014年一年铁道部给南北车的订单多呢。

uiaxm 发表于 2014-12-13 00:56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2 23:35
这都哪和哪啊
中国城市规模和欧洲不是一个级别的啊
如果说是北京上海周围地区小镇,早就有轻轨啊,地 ...


我觉得 中国的城市市区规模很小很小.

拥挤不堪.

北京和上海周围的小镇没有 S BAHN.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4-12-13 01:09

悠悠闲人 发表于 2014-12-13 01:36
个人认为,西门也是没办法,第一次小日本和西门子都装逼来着,后来项目丢了,拱手让给阿尔斯通了(CRH5) ...

所以现在西门子也说了,不怕中国企业竞争了。

天宇酷蓝 发表于 2014-12-13 15:14

骂刘的猪头的人,岂不是说一汽的领导人猪头不如吗

kidkudo 发表于 2014-12-13 16:13

悠悠闲人 发表于 2014-12-13 00:36
个人认为,西门也是没办法,第一次小日本和西门子都装逼来着,后来项目丢了,拱手让给阿尔斯通了(CRH5) ...

而且我觉得德国人并没有修大型长距离高铁的经验,包括对中国复杂地质的那种研究。德国这个山这个地基,修铁路那是太轻松不过了。不用说青藏线,成昆线这些工程就能把德国人吓死

中国的铁路筑路经验相当丰富,也有很多兴趣爱好者,我一个朋友是铁二院的,家里全部是各种maerklin和Fleischmann的火车模型
高铁是中国人在铁路上的巨大突破

鬼见不愁 发表于 2014-12-13 18:50

我发现很多人心目中中国高铁发展代表就是刘志军。刘已经进去三年多了,只要说刘志军坏话,这里很多人就认为是攻击中国高铁,甚至是高铁技术本身。有人说刘志军疯,刘志军贪,所有的反驳都是在说高铁多好,这是在谈一回事吗?

讨论问题时先需要弄清逻辑,其实这里讨论的问题很简单,中国高铁的成绩是不是换个人给那么多钱就不行,非要一个又疯又贪的刘志军才能做出来?这才是本文争议的核心!

其实,温州事故之前,对刘志军各种质疑就已经有很多了,只是事故之后才压不住了。当年事故后埋火车头,信不信反正我信,这样的事都忘了吗?别忘了,刘志军在任那几年,中国高铁投资都超过过军费,这么来看,谷俊山徐才厚,任上搞出那么多新装备,看起来我们也说不得他们,不然就是否定航母反导各项技术?

鬼见不愁 发表于 2014-12-13 19:02

刘志军当年能拿到那么多钱还有个原因,就是09年的四万亿,国家拼命印钱。现在来看,这四万亿算是中国经济政策的一个败笔,造成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恶化。当年印的钱,相当一部分进了铁道部,今天全中国还在为当时的巨大投入买单。如此短时间高投入的大跃进,是最好的方式吗?值吗?

鬼见不愁 发表于 2014-12-13 19:33

突然想到一点,最后再废话一句。拿刘志军时期的铁道部和一汽比非常不合适。

先重申,我本来就反对国家把能赚钱的事情给国企做。例如汽车产业,国企搞了那么多年,还是在自己国家市场里转悠,锐意进取方面不如那些民营和集体的地方车企,所以一汽的不争气,正是证明了我的一贯"偏见".

但就算如此拿一汽和铁道部去比也不合适。首先,一汽从来没有像09年10年的铁道部那样,那么有钱过。其次,一汽面对的是一个有竞争的市场,他们需要考虑成本和盈利。

当年的铁道部是个怪物,一边像个铁路公司,一边又像国防部,从国家直接拿钱,全面垄断市场,可以不计较成本的做事。最后的确也是如此,刘志军后期高铁巨额债务,还出了恶性事故,放在任何一家经营性企业,CEO可以去跳楼了。

如果把当年给铁道部的财政支持和垄断地位给一汽,一汽照样可以如此牛逼。一年几千亿砸进去,什么车造不出来?造出来,国家就采购,就算汽车里一个屏显几万块,他们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说回来,一汽也腐败得了的了,在吉林省也是个半官半商的巨无霸企业,新闻里吹,好政策拿,最后也就拿些国外车贴牌来糊弄自己国人。

edie 发表于 2014-12-13 19:34

鬼见不愁 发表于 2014-12-12 15:20
记者敢为贪污唱赞歌吗?文章无非就是说刘有一定的作为呗, 但薄熙来和周永康谁不没作为了?最近下去的好 ...

10天不会一句外语的司机学会开进口车组。。。


我记得当时看新闻说是看的德文的说明书。。。

鬼见不愁 发表于 2014-12-13 19:35

edie 发表于 2014-12-13 19:34
10天不会一句外语的司机学会开进口车组。。。




六百多页的德文手册,能让所有在德国读书的中国学生汗颜了。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2-13 19:59

天宇酷蓝 发表于 2014-12-13 15:14
骂刘的猪头的人,岂不是说一汽的领导人猪头不如吗

中国无官不贪
贪官搞出来的项目都是为了中饱私囊靠耗费无数民脂民膏堆出来的
有这些民脂民膏,任何人甚至换头猪也可以搞出来这些项目
所以任何人甚至是猪都可以领导中国走到今天这一步{:5_383:}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2-13 20:56

刘志军也是能干事的人。 雷利风行, 工作狂。
也没少贪。
不过中国高官又有几个不贪呢?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4-12-14 19:34

开行三年半,京沪高铁今年实现盈利

悠悠闲人 发表于 2014-12-15 08:10

鬼见不愁 发表于 2014-12-13 19:35
六百多页的德文手册,能让所有在德国读书的中国学生汗颜了。

那个是新闻联播吹牛的吧,祝你一直活在在新闻联播的幸福生活里!

鬼见不愁 发表于 2014-12-15 09:36

本帖最后由 鬼见不愁 于 2014-12-15 10:00 编辑

印象中一汽每年盈利都在几百亿左右,当年还说发过27个月年终奖,这么看一汽在刘志军面前没什么好惭愧的。

但说实话高铁不赚钱很正常,铁路的价值不是靠车票赚钱,它能带动的利益远超过铁路投入本身。我只是反对这种产业大跃进,一年几千亿的扔进去,养了一帮巨贪,又伤害国家经济。每次国家搞这种事,后面补窟窿都要很多年。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zt: 刘志军在高铁这个项目上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