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豆儿
发表于 2013-3-24 00:48
vivian4u 发表于 2013-3-23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楼上及大部分媳妇们的回复,心里不是很平静,觉得有话要说,我自己也是媳妇和妈妈,当然理解同样的心情,但是 ...
等我们做婆婆的时候,多半都离媳妇远远的了。国内上一代,很多人的做法实在太让人郁闷了。不是不要尊重,是这种隔阂不是一天两天能越过去的。
yqdhhql
发表于 2013-3-24 11:30
llleeeooo 发表于 2013-3-23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学汉字一定要逼得。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说明白了就是学是要学的,但是速度因人而异。更不合适搞面子工 ...
我们讨论教育,乃至早教问题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
不仅是中文,其实任何东西要往深处学,光靠兴趣都是不够的,恒心和毅力是必须的,在孩子心智不成熟的时候,家长适当的逼迫也是可以的。
问题是,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宝贵的东西,一旦这个时期对某样学科产生顽固的抵抗意识,以后再学起来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这是我们家长最需要重视的地方。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慢慢引导他们从产生兴趣开始,慢慢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进而形成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超过他年龄的压力,切记!
yqdhhql
发表于 2013-3-24 11:46
胖豆儿 发表于 2013-3-23 23: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我们做婆婆的时候,多半都离媳妇远远的了。国内上一代,很多人的做法实在太让人郁闷了。不是不要尊重, ...
没错,中国上一代父母真是奇葩辈出,手伸得太长,完全不懂尊重孩子。
人年纪大了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兴趣,老粘着别人,甚至去干涉别人,不是找不自在么。
我早就说了,等我老了就和老伴环游世界去,老伴没空我就去找老闺密,孩子么,每人给他们丢一笔钱,让他们自己打拼之余至少有个退路,别的我才不管。孩子长大独立了和咱们就是朋友关系,想见的时候喝喝茶聊聊天,需要帮忙的时候相互有个照应,但谁也别管谁家的事。
llleeeooo
发表于 2013-3-24 12:12
yqdhhql 发表于 2013-3-24 1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讨论教育,乃至早教问题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
不仅 ...
我也不赞同lz婆婆的方法.这个就是拔苗助长.我只是想说,教育不意味着一味的等待和迁就.
rain123
发表于 2013-3-24 13:32
小孩三岁还没到,就被逼着认字,真不知道大人是怎么想的,奶奶还是老师,唉,教育思想真的成问题啊!!!建议你带你婆婆去咨询一下研究小孩教育和心理的专家,说服那个顽固的婆婆。别害了孩子,真觉得孩子好可怜,这么小,还不会表达,由着你们这些大人胡来。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02
Leomama 发表于 2013-3-23 15: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你老公什么意见呢. 不妨三个大人一起好好坐下来谈谈. 碰上这种事情, 还真是令人恼怒. 不过你已经很有自控 ...
我曾经想过让老公和婆婆谈谈,目前的情况有些复杂,老公工作比较忙,最近身体过敏,每天感觉体力透支,晚上到家什么都不想做,就想睡觉,没有精力管家里的事情,这是原因一,二来,老公本人不觉得婆婆的做法过火,我理解就是没有越过他的底线,他很难说服婆婆,三来,前阵子老公和婆婆闹矛盾,婆婆说了一些狠话,我们俩都比较怕再次触动婆婆敏感的神经,这也是有些问题我一直都没和婆婆明说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我对婆婆其他一些做法也有意见,如果要是跟老公说,难免有在老公面前说他妈妈不是的嫌疑,就算只针对教育这一个问题来谈,老公不会觉得我比婆婆更有经验,总之,各种难处
Liv
发表于 2013-3-24 14:18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曾经想过让老公和婆婆谈谈,目前的情况有些复杂,老公工作比较忙,最近身体过敏,每天感觉体力透支,晚 ...
你是全天带孩子没?没有送孩子去幼儿园?三岁了,应该要送了啊。
反正我婆婆和我妈都一样,老是说要让我儿子脱尿布。我跟我们TM抱怨了。我TM说,改天她来说。{:5_332:}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21
llleeeooo 发表于 2013-3-23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学汉字一定要逼得。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说明白了就是学是要学的,但是速度因人而异。更不合适搞面子工 ...
我家闺女现在在上中文班,这个我们没有强迫她,她自己喜欢和老师及班上其他哥哥姐姐一起玩,而且学得也挺好,我们乐意让她坚持下去。希望婆婆的教育方式没有真的让她抵触学习汉语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24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发表于 2013-3-23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太纠结。尽量熬过一个月吧。 和婆婆的关系不要弄僵。一般孩子忘性很大的。另外你婆婆有政策你可以有对策嘛 ...
我现在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多鼓励孩子,婆婆那边我是没有办法,只能尽量减少孩子对学习的厌烦情绪了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30
ANMA 发表于 2013-3-23 2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想法能够理解。
但别看孩子小,都是非常聪明的,超出我们大人的想象力。他们能很清楚的分辨大人的态 ...
不可否认的是,我家闺女确实能拿得住我,所以婆婆适当管管孩子,我不反对,毕竟马上又要迎来第二个宝宝,对老大的照顾肯定不像以前那么专一,适当脱手也是必须地。
今天带宝宝去上了中文课,发现她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在家学习那么不情愿,心稍微放下一些,可能就像你说的,不纠结教育方法是否和我的心意,孩子自己想做的时候,我们尽量配合就好了。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30
vivian4u 发表于 2013-3-23 2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是我只能一个办法,吓唬婆婆,说德国不允许3岁以下的小孩学东西,否则警察要约见家长,必要时还要教育家长或者 ...
我怕说完之后我自己都不信{:5_338:}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39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3 22: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跟你婆婆说: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
教育理论我不太懂,不过自己也做了好多年学生,国内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这个样子的,就灌呗,婆婆填鸭子填了30年,其他方式估计不太在行,这个我可以理解,自己也是被灌出来的一代。
不过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德国的教育体制,我跟她说过,但让她用适合德国教育体制的方法来教孩子,她也做不来,让她不要将孩子和国内的做比较,她也做不到,根深蒂固的想法我改变不了,也没法去改,所以目前只能想着怎样让孩子尽量不在这种压力下去自主的学习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43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3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抹布擦嘴肯定不行,是可忍,孰不可忍?
换了我,只要再让我看见婆婆给女儿用抹布擦嘴,我立马拿抹布擦 ...
婆婆给闺女擦嘴(用什么擦先不说),那是在帮我,我要是用抹布擦老公嘴,她会觉得我凭什么这么做。孙女是我的孩子,儿子才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同样的动作,她做是为我奉献,我做那就真是虐待她孩子了。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5:16
vivian4u 发表于 2013-3-23 22: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楼上及大部分媳妇们的回复,心里不是很平静,觉得有话要说,我自己也是媳妇和妈妈,当然理解同样的心情,但是 ...
我觉得我算能理解的了,所以影响家庭和谐的事情我能不说就不说,就算闺女的教育问题,我现在也没跟婆婆明说,我也知道自己有时候挺包子的,但也因为理解婆婆一些做法的来由和心情,好多事情我都没跟她提。
其结果就是,对闺女我没有了话事权,细节不说了,我怕自己骂脏字。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5:18
smartshuai 发表于 2013-3-23 2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个人认为,大人的观点要一致,要么都赞成学,要么都赞成不学,都没事。就怕有人觉得应该学,有人觉得不应 ...
大方向我们还是一致的,汉语一定要学。只是怎么学,以什么态度来学,这些小方向上有分歧。
dahli
发表于 2013-3-24 15:26
那就忍了吧,实在忍不下去,就在她教孩子的时候自己出去走走。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5:32
Liv 发表于 2013-3-24 1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全天带孩子没?没有送孩子去幼儿园?三岁了,应该要送了啊。
反正我婆婆和我妈都一样,老是说要让我 ...
闺女现在全天幼儿园,4点半接回来之后婆婆就开始教识字了,5点半左右吃晚饭,吃完饭还会教,如果不看巧虎的话,7点左右结束学习,看巧虎的话,6点半左右就不学了。个人觉得这个强度对不到3岁的小朋友有点多。
Liv
发表于 2013-3-24 15:35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闺女现在全天幼儿园,4点半接回来之后婆婆就开始教识字了,5点半左右吃晚饭,吃完饭还会教,如果不看巧虎 ...
那你跟幼儿园老师说好,让她来教育孩子他爹。约个时间让她爹来接
smartshuai
发表于 2013-3-24 16:05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方向我们还是一致的,汉语一定要学。只是怎么学,以什么态度来学,这些小方向上有分歧。
大方向肯定都一致啊,自己的孩子,谁不希望她好啊。
我就说,小方向上也得一致。
要么你忍了,从此开始严格要求孩子;要么你不忍,告诉你婆婆我不想让我孩子这么小就开始学习,没有别的路。
另外题外一句,当教师的婆婆,一般~~~很难搞。没办法,这辈子有训人职业病。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等我找找转给你,大体内容是,为什么老师的孩子不成材。原来我在国内也是干教育口的,当时在整个教师圈子里面,很是引起轰动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父母是教师的话,是有利于孩子教育的,其实事实有点相反,嘿嘿。
smartshuai
发表于 2013-3-24 16:09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方向我们还是一致的,汉语一定要学。只是怎么学,以什么态度来学,这些小方向上有分歧。
为什么教师子女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低
前不久,听一个专家的报告,他说经过数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城市里的中小学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并不多,即便是十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子女能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其它知识分子阶层。他得出一个结论,城市的中小学教师给予子女的优势不多,跟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相比,他们的子女往往不能从教师型父母那儿获得多少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人还说,不仅现在时如此,就是旧时的私塾先生也鲜有人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的。
环顾周围的教师,发现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十分惊心的事实。教师自己的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的不是没有,而是少得很。更奇怪的是,这些优秀的孩子还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的范围里,而真正一线教师的孩子实不多见。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归因于一线教师生存压力大,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令自己的孩子处于竞争的弱势。但笔者认为,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因素所致,而是身为教师本身对教育自己的子女存在许多的盲区。
角色混乱——常把家庭当学校
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真正的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应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唯师者是尊,对教师的旨意多不会违背。教师也习惯以听话乖巧当做衡量学生德养的一条重要尺规,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心理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谨,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老师的态度对父母,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极难获得最大创造型个性的发展。
此外,一线教师普遍爱唠叨,容易关注琐碎的细节,对孩子过于个性化的举动都视作大不敬,会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教导,尤其偏爱说教。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事也会更多地考虑困难的一面,他们关注细节过程比关注结果要强烈,对处事难度的预设会更为仔细,因而也容易产生退缩情绪。
当教师久了,对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了一套固定的训练模式。多数老师都不喜欢过于活泼奔放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奇思怪相、言行出格的孩子总是会备受打击。教师生怕自己的孩子也是学校的调皮生,因此,总是要求孩子乖巧、稳重。再者,目前的现状,不少的教师实际上是觉得教师行业比较稳定而从事教育的。有一位名叫三铺展的日本作家写了一本正被许多读者捧读的书——《阶层是会遗传的》,用于描绘目前中国教师这个职业的传承心理更是恰当不过了。教师自己是害怕从事高风险的职业的,都是希望能稳定就好。这种职业心态也会对自己孩子的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笔者的身边,多数教师的孩子最终是以能谋求到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为追求目标。不敢冒险,不敢挑战,不敢尝试,这些独创个性的致命伤似乎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身上格外集中,无疑也会导致自己的孩子因袭这种个性。个性决定命运,把孩子的个性打磨得过于平整后,留下的就只有自卑、怯懦、服从了。
职业惯性——再教育意识薄弱
实际案例中,我们看到一部分优秀的教师家庭,能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注重早期教育,小学阶段就让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惟分数论,敢于放手让孩子尝试课堂外的领域。这些孩子最后都十分优秀。
然而,大多数一线教师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每天的时间都被教学任务挤占得满满的。若多的教师穷于应付每天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接受再教育。许多老师几乎不阅读,不接受任何新的教育理念,整学期就只抱着一本教参和教材进课堂。这样的教师似乎一整天都在忙,他们相比于那些富有创新精神、日不离书的教师而言,更忙碌而辛劳,可没有多大的实效。
不难想见,在孩子的眼里,这类身为教师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只是一个捧着书本谋生的人而已。这类教师的落后观念和陈旧的教学策略,也会相应地带到家里。因此,许多教师的孩子在中小学考试成绩还不错,书本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可是孩子的视野却极其狭窄,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热情不够,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却相对低弱,他们的心志也相对脆弱,极少有远大的抱负。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能左右孩子的终生。倘若整日跟知识打交道的父母其实并不热爱知识,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不会由衷地尊重知识。一个教师如果只是纯粹地把教书当做一份谋取薪水的职业,于此相应的琴棋书画、弹唱说写、人生哲理等高雅情趣和智慧并不能进入他的现实生活,那么,对孩子而言,当教师的父母并不能凭借自己这份职业魅力惠及孩子,孩子也不会以父母是教师为荣。
因此,做一个阅读型的教师,做一个有高雅志趣的教师,对学生固然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固本培元的作用。孩子无论在哪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能以一个真正的教师的高度跟孩子沟通,那么,无论多么平凡的孩子都会脱颖而出。
社交狭窄——人脉资源贫乏
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圈相对狭窄,对社会的接触面也相对少。虽然面对来自各个阶层的家长,但毕竟有距离感,多是止于表面的交流。
长期单一而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得教师的心智也普遍单纯且不善交际。这种生存环境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可能习惯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碍,但对教师的子女而言,尤其是对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子女,会有很大的制约。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极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所以,大多数普通的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个性上都显得小心谨慎,缺少敢闯敢拼的士气。
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一定从自身做起,要关注时代的走向,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了解现实的不同层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力。寒暑假,要带孩子外出走动,增强孩子的阅历,还要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层面的人交往,要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主张。教师,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中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虽然较少机会获得丰厚的社会资源,可是有较长的寒暑假,周末也相对轻松,可以设法把孩子带出去,创造各种条件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孩子郊游、上兴趣班、去福利院做义工,专注地研究某种动植物,到大街小巷寻找城市发展的足迹……这些有益的活动,只要坚持做一两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孩子处世的情怀,会增强孩子主动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实践之美的能力。
总之,身为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必须把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当做重大的人生课题来对待。要客观对待自身的工作环境,变劣势为优势,为教育子女多出一份心力。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的教师都以自己的子女不成才为硬伤,那种终生之痛无药可医。有一位过来人说:“再优秀的老师,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有教育好,其优秀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把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揭示出来,藉此与所有的教师同行共勉: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是更好得老师。
smartshuai
发表于 2013-3-24 16:19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闺女现在全天幼儿园,4点半接回来之后婆婆就开始教识字了,5点半左右吃晚饭,吃完饭还会教,如果不看巧虎 ...
希望你能读读我给你转的那篇文,对照对照你婆婆,看她是不是符合这些劣势,如果符合的话,我是认为应该坚决断绝她对你娃的干涉和所谓培养。你婆婆现在就是生活重心放在你娃身上了,达不到她要求她就着急。她要有点其他事事情忙,也不至于。
另外,个人小建议啊,对待老师,你要上纲上线。比如说吧,带你娃去公园玩,你不能直接给你婆婆说,她今天去公园玩了,你要说,今天,她去了公园,看到了发芽的迎春花,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把你娃叫过来,给你婆婆描述一下那个迎春花啥样子的啊~~~~你可能觉得这太虚了,但是真的很多老师吃这套啊!!!你要说让她去找小朋友玩,她就觉得不务正业,你要说,我培养她和人沟通社交能力,那就是正事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么?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6:50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教育理论我不太懂,不过自己也做了好多年学生,国内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这个样子的,就灌呗,婆婆填鸭子填了 ...
既然你已经自愿接受了你婆婆的现状,而且还自己去适应她,那就没什么可帮你的了。
换了是我,我就一个理论,婆婆五六十岁了,不是可以被改变的人了,我虽然还没那么老,却也不是几岁十几岁没有定型的年纪了,我也无法被改变了。每个家里都有主人客人之分,不是主人就是客人,客随主便,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婆婆活了那么多年不该不明白这个道理。
要嚣张,回她自己家里去作威作福去,哪怕把房子烧了,我也不管,请我去管,我都不管,别人家的烂事,我避之不及呢。但我自己的家,那就得听我的。就这么简单。
Liv
发表于 2013-3-24 17:00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5: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既然你已经自愿接受了你婆婆的现状,而且还自己去适应她,那就没什么可帮你的了。
换了是我,我就一个 ...
问题是这个家不仅仅是LZ的,而是Lz和她LG共同的。
LZ不愿得罪她婆婆其实是看LG的面子,否则一狗屁关系没有的老太婆,怕个屁啊。
但是如果LZ还没有和老公统一观点之前就找婆婆发飙,到时候闹得和自己老公不愉快,爽的就是她婆婆,而不是她了。 这个就不是上策了。
让LG搞定他自己的妈才是上策。
坐等牛人出主意。。。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7:01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婆婆给闺女擦嘴(用什么擦先不说),那是在帮我,我要是用抹布擦老公嘴,她会觉得我凭什么这么做。孙女是我 ...
你自愿把自己束缚在这套对婆婆有理的解释里,那你的抱怨,我们只能当笑话来看了。
用抹布给女儿擦嘴,你说你婆婆帮你。那我提几个问题,你不用回答,仅供你思考:
1. 你老公小的时候,你婆婆用抹布擦他的嘴巴吗?是或不是,为什么?
2. 你用抹布擦过你女儿的嘴巴吗?是或不是,为什么?
3. 你妈会用抹布擦你女儿的嘴巴吗?是或不是,为什么?
用抹布擦你女儿的嘴巴,这算她帮你?那我告诉你,有很多人都会很乐意接受你的这种说法,当他们很随意的把抹布招呼到你女儿的嘴巴上时。
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事情,我妈和我外婆,我妈是我外婆最喜欢的孩子,当然是亲生的。我妈还在襁褓中时,有一次不小心一根缝衣服的针扎进手臂里了,我外婆没发现,然后我妈就一直哭,我外婆也不知道我妈为啥老是哭,哄了半天各种办法使尽,我妈还是哭,而且越哭越厉害,我外婆就打她了,结果把那根针越打越深到肉里,我妈哭的更厉害,过了好几天,我外婆才发现我妈手臂红肿,心疼的恨不得自己去死。可有什么用呢,孩子还是受到了伤害。所以,我从来不相信有爱就有一切,否则还要医院干什么,只要有足够的爱就可以治好一切疾病了嘛。
我妈的这个故事,这还是发生在亲妈身上,尚且如此。你婆婆对你女儿,不是我说句难听的话,那就是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不心疼的,你老公小时候她也用抹布擦你老公的嘴巴吗?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7:13
Liv 发表于 2013-3-24 16: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这个家不仅仅是LZ的,而是Lz和她LG共同的。
LZ不愿得罪她婆婆其实是看LG的面子,否则一狗屁关系没 ...
傻不傻呀,这都是看好了时机出的主意呀。
LZ之前已经说了,在此之前,她老公已经和她妈吵架了,那她当然可以借此机会再添一把柴啦,这样彻底把老公拉过来。
LZ面子薄,很多事情衡量过,所以才左右为难。既然婆婆都说了,什么你们以后不要回中国,我们以后也不来德国了。这种话,要是被我听见,我当场就回她一句:你想清楚了,你说的话是真的吗?如果她说是的,那就太好了,我会爽到家的。只要她说,我就可以选择相信,哪怕她是气话。说出口的话,泼出去的水。我就算知道这是气话,也会死死咬住说这是她的真话。成年人说话要负责的,只要婆婆的监护权没有因为老年痴呆而交给别人,就说明她有行为能力。
原因很简单,她的话对我有利。你想呀,婆婆来德国,谁开销,LZ一家花钱呀,LZ一家回中国,谁花钱买机票买礼物,还是LZ一家呀。所以啦,以后不往来,我求之不得呢,就怕公公婆婆死吊着纠缠不清。
这种事情我是做过的,以前我妈开刀,我上中学,外婆主动来我家说帮忙烧饭,结果吃来吃去老是有油闷茭白,其实我本来特别喜欢吃这个菜,可是架不住顿顿吃呀,实在受不了了,有天就跟外婆说不要做这个菜了,结果她居然生闷气了,过了一天就走了。后来外婆告状到我妈那里,我妈说了我一顿,结果我说,要是早知道我说这句话能让她走人,我早就说了,真后悔憋了这么多天才说,否则早好几天就能从油闷茭白中解放出来了。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7:22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自愿把自己束缚在这套对婆婆有理的解释里,那你的抱怨,我们只能当笑话来看了。
用抹布给女儿擦嘴, ...
我老公小时候也被用抹布擦过嘴,所以我婆婆才不觉得有什么,这对她来说是习惯。我一开始不知道,无法接受,说过几次,后来知道这是她家30甚至40多年的习惯,那我还能再说什么呢,或者说我还能怎么说呢。但对我的女儿,我不会这么做,我们家没有这种习惯,我也不会延续到女儿身上。对婆婆,我不是把自己束缚在某种理论里,我试过反驳,试过倾谈,都没有作用,难道我要每天吵架么,有些问题我不是情愿当包子,只是不包子又能怎样,我什么也改变不了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7:30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5: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既然你已经自愿接受了你婆婆的现状,而且还自己去适应她,那就没什么可帮你的了。
换了是我,我就一个 ...
我只能说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我也可以像你说的,在我家就听我的,我是爽了,可后果呢,我不是说一定要保持好媳妇的形象(实际上怎么做都不会是),我可以发飚,也早就想发飚,然后呢,婆婆不会改变自己,只会负气回国,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会把矛盾激化,难道这是我想要的结果?如果这样可以,我早就做了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7:36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老公小时候也被用抹布擦过嘴,所以我婆婆才不觉得有什么,这对她来说是习惯。我一开始不知道,无法接受 ...
她家是她家,可这是你家呀,你在自己家里还做不了主,那你还算什么女主人呀。
反驳,倾谈,劝说,这些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既然这些手段都没有达到目的,说明这些手段是错误的。只有选择其他手段,才有可能达到目的。有时,就得吵架,而且要高调的吵,决不妥协的吵,吵架同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反正我的经历告诉我,在亲戚之间,吵架是最有效的达到目的的手段。比如以前有一件事情,具体什么事情我不说了,反正是我父母的家事,我爸做错了,在整个事情中我姑姑姑父等于也间接帮了我爸,事后发现错误时,他们还为我爸辩解,我妈于是到此倾诉,跟我几个叔叔说,可叔叔们不是当事人,事先也完全不知情,于是不想管,不想自找麻烦,我可以理解。结果我姑姑还跟我说我妈怎么怎么不好。我也是事后才了解了全部事情,因为我一直在国外,完全不知情。后来我就跟我姑姑说了,她怎么可以这么不辨是非颠倒黑白呢。结果姑姑很生气,反正最后七弄八弄谈崩了,我爸说不认我这个女儿。我妈还弄的好像真是她错了一样,明明她委屈的天台你夜里哭。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也就甩开膀子大干了,我立马打电话给我几个叔叔,通知他们,说爸爸不认我这个女儿了,我想认他们是叔叔也不行了,从此陌路,因为我和他们的血缘关系是通过爸爸的。结果,我妈狠狠的说了我一顿,我也不吭声,听着呗。没想到,隔天叔叔就打电话来跟我妈说,以后有什么事情,如果跟姑姑说不通,只管来找叔叔说,叔叔会帮忙做主的。我跟我妈说,怎么样,看到吧,你之前一遍一遍恳请叔叔们帮助,向他们倾诉,人家不理不睬,听过算数,不表态,我这高调造反,反而人家马上来站队了。我妈被我说的哑口无言,因为事实在帮我。
我真不是那种喜欢吵架的人,相反我特别讨厌吵架。可是,为了达到目的,如只有吵架才是正确的手段,那我即便不喜欢这种手段,我也得使用。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7:37
本帖最后由 嬲嬲嬲 于 2013-3-24 16:43 编辑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老公小时候也被用抹布擦过嘴,所以我婆婆才不觉得有什么,这对她来说是习惯。我一开始不知道,无法接受 ...
她家是她家,可这是你家呀,你在自己家里还做不了主,那你还算什么女主人呀。
反驳,倾谈,劝说,这些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既然这些手段都没有达到目的,说明这些手段是错误的。只有选择其他手段,才有可能达到目的。有时,就得吵架,而且要高调的吵,决不妥协的吵,吵架同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反正我的经历告诉我,在亲戚之间,吵架是最有效的达到目的的手段。比如以前有一件事情,具体什么事情我不说了,反正是我父母的家事,我爸做错了,在整个事情中我姑姑姑父等于也间接帮了我爸,事后发现错误时,他们还为我爸辩解,我妈于是到此倾诉,跟我几个叔叔说,可叔叔们不是当事人,事先也完全不知情,于是不想管,不想自找麻烦,我可以理解。结果我姑姑还跟我说我妈怎么怎么不好。我也是事后才了解了全部事情,因为我一直在国外,完全不知情。后来我就跟我姑姑说了,她怎么可以这么不辨是非颠倒黑白呢。结果姑姑很生气,反正最后七弄八弄谈崩了,我爸说不认我这个女儿。我妈还弄的好像真是她错了一样,明明她委屈的天天夜里哭。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也就甩开膀子大干了,我立马打电话给我几个叔叔,通知他们,说爸爸不认我这个女儿了,我想认他们是叔叔也不行了,从此陌路,因为我和他们的血缘关系是通过爸爸的。结果,我妈狠狠的说了我一顿,我也不吭声,听着呗。没想到,隔天叔叔就打电话来跟我妈说,以后有什么事情,如果跟姑姑说不通,只管来找叔叔说,叔叔会帮忙做主的。我跟我妈说,怎么样,看到吧,你之前一遍一遍恳请叔叔们帮助,向他们倾诉,人家不理不睬,听过算数,不表态,我这高调造反,反而人家马上来站队了。我妈被我说的哑口无言,因为事实在帮我。
我真不是那种喜欢吵架的人,相反我特别讨厌吵架。可是,为了达到目的,如果只有吵架才是正确的手段,那我即便不喜欢这种手段,我也得使用。
嬲嬲嬲
发表于 2013-3-24 17:41
财神妹妹 发表于 2013-3-24 16: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只能说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我也可以像你说的,在我家就听我的,我是爽了,可后果呢,我不是说一定要保 ...
矛盾激化,对你有哪些害处?对你又有哪些好处?你都一一思考过并且在纸上一一罗列写出来过吗?
有时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或者只是无关痛痒的小矛盾,但为了某些目的,需要激化这些矛盾,以便彻底甩掉某些人和某些累赘包袱。
有时矛盾已经很严重了,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了,但为了某些目的,无法调和也得调和,以便度过暂时的难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汉不吃眼前亏。
对矛盾的处理,绝对要审时度势,冷静处理,而且要出手果断,不可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