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最多邮寄5公斤,然后每公斤缴税20人民币。
杭州超过5公斤直接退回。
哎。有关系在海关的话现在卖奶 ...
德国寄回去,先要进省会的海关还是直接进当地的海关阿?? shuang2011 发表于 2012-5-10 1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以前也是因为六罐800克怕超重就一直给小外甥女寄十罐每个包裹两罐 不过最近几次我尝试了6罐因为听 ...
非常感谢你的答复。另外如果是邮件6罐,则快递上写的就是6公斤了,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吧。 本帖最后由 susan027 于 2012-5-11 07:34 编辑
10公斤威胁不仅是要退回的还有没收呢,我从没有寄过超过10公斤,现在20公斤很危险,最好不要超过10公斤。 blue_bit 发表于 2012-5-10 2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感谢你的答复。另外如果是邮件6罐,则快递上写的就是6公斤了,这个应该没有问题吧。
要是6盒寄出去了,上来说说啊 susan027 发表于 2012-5-11 07: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是6盒寄出去了,上来说说啊
据我了解 海关算的应该是净奶粉的重量 给老姐寄的,毛重10公斤,到国内二线省会城市的。
19号早晨德国寄出,24号到北京,然后继续前行分流到二线城市海关,28号早晨通知我姐,自己去机场找代理公司清关,交罚款。还给了个代理清关公司的电话。打过去,乱七八糟手续费要几千块。于是找了个人,交了100块,放给邮局了。今天早晨投递到家
我每次都10公斤,一般15天能收到,偶尔有两次缴税了。居然还有一次是送货上门的。 susan027 发表于 2012-5-11 07: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是6盒寄出去了,上来说说啊
我每次都寄八盒,寄了三次,都没事儿.十天内收到的.没交税.邮局打电话通知取货. rufeng154154 发表于 2012-6-1 0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每次都寄八盒,寄了三次,都没事儿.十天内收到的.没交税.邮局打电话通知取货.
你8合,用的是多少公斤的包裹单? mainz0523 发表于 2012-11-30 16: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8合,用的是多少公斤的包裹单?
倒,这么老的贴子,还有人翻出来了。
8盒600克的,最多7公斤的包裹单,还可以装些小样儿进去。
七公斤的包裹单目前一般36欧左右吧。 谢谢!很有帮助! Jessica0724 发表于 2012-4-22 18: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说最多只能寄4罐啊...
请参考中国海关如下官方文件:http://img02.taobaocdn.com/imgextra/i2/60081295/T2blGrXjhcXXXXXXXX_!!60081295.jpg
中国海关自2012年4月15日起执行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归类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规定:
进境奶粉每千克完税价格为200元人民币,税率为10%,即每公斤奶粉征税20元。
另据海关总署43号公告:
邮寄奶粉低于2.5千克(因税款在50元以内)免征税;
在2.5千克到5千克之间,按每千克20元全额征税;
而超过5千克需退运或按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
因此,按照相关条例,若要100%完全避免奶粉被退回,所寄重量应不超过5kg。考虑到德国奶粉大部分为600g或800g,所以应控制在8罐/6罐。
如考虑到实际操作过程,海关退回包裹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绝大部分会放行。考虑到各地海关有严有松,2.5kg以上的包裹被抽查到的可能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被抽查到,寄了多少奶粉都没关系。一旦被抽查到,则2.5kg内免税,2.5kg之上交税。交税价格是奶粉完税价格的10%。
http://www.kassel-c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29&page=2#pid48663 ETD 国际快递,第一家中国国际快递,100%的清关保证,安全、可靠,免去您的许许多多的后顾之忧。
亲,欢迎试一下!
http://www.dolc.de/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34649&extra=page%3D1 我想问一下坐飞机自己带回去一次能带多少,10KG? 最近回去的都顺利到了,基本都缴税的。。没有退回过。。都超过10kg的。。。
别在这里危言耸听了,不排除有个别被退回,但是也是一直存在的。。。不是什么新政策后。。
觉得受影响的是现货的卖家,如果一直一个地址,大批量的邮寄,又没有出生证,的确会被退回。。
香港又不给清关了。。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