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720 发表于 2009-11-20 01:58

地摊博士后最新动向 因待遇问题与北师大未达成共识 (更新在p5)

本帖最后由 lh720 于 2009-11-27 17:04 编辑

11月18日本报报道了海归博士后孙爱武在北京摆地摊露宿街头数月一事。由于目前天气寒冷,近期孙爱武一直没有回到他摆摊的市场。在得知孙爱武的事情后,中科院院士、北师大教授李小文18日约见了他,并提出了聘请其为专家的想法。但是由于双方在待遇方面的分歧较大,目前双方暂时尚未就此事达成共识。

  18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孙爱武“蜗居”的摊位,他始终没有出现。周围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转冷,他很少过来了。但是他的货品、电脑、被褥还都留在原处,居民们都在帮他照看着,一件都没丢。在他的大舅哥刘全胜的帮助下,记者终于见到了孙爱武。黑框眼镜、络腮胡子、深色棉服、牛仔裤,尽管经历了几个月的流离失所,孙爱武看起来有几分落魄,但言谈举止仍透着浓厚书卷气,未失知识分子的“体面”。

  在媒体报道了孙爱武的事情后,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李小文通过刘全胜向孙爱武发出了面试邀请,在孙爱武在得知后也同意“赴约”。在面试过程中,孙爱武并没有带自己的简历,不过李院士已经从网上为其下载了一份,并对其学术研究能力表示肯定。面试在轻松的聊天气氛中进行,甚至看起来都不像是一场面试。由于对孙爱武的情况已经比较了解,李院士只是和他谈起了在纽约当博士后的一些相似经历,并没有对各项科研成果进行深究,两人很快进入到了待遇问题探讨。

  李院士表示,北师大基于孙爱武已有的学术成绩表示乐于聘请其为专家,帮助其租房、安家,并开出月薪4800元的专家费。据称,这在目前的专家待遇中可谓优等。

  但对此,孙爱武仍表示难以接受,他希望可以直接入校后“破格”成为博导,自己带学生,做科研,并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而这样的要求与目前不少高校的现实程序存在很大差异。双方18日暂时尚未达成共识。

  对话

  “从来没遭过这份罪”

  和孙爱武的谈话是支离破碎的,因为在和他接触的时间里,孙爱武一直在忙着其他的事情。下面这段孙爱武的对话同样是支离破碎的,抛开那些不着边际的话语,记者的这段 对话试图能保留他生活中最为现实的一面。

  记者:您在美国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选择归国?

  孙爱武:就是做一些基础性的化学研究。我也没有选择回国啊,就是回国来看看,我走的时候还是请了一个月假走的。后来回来这个、那个事情就耽误到了现在。

  记者:那您打算在哪儿发展?还计划回美国吗?

  孙爱武:这个现在不好说。美国也不是说回去就能回去,还要有签证等各方面的情况。

  记者:如果在国内发展,什么样的工作能令您满意呢?

  孙爱武:我搞化学都20多年了。我能干什么,就是当博导、研究员。能给我建立一定水平的实验平台,能让我带课题,搞研究呗。

  记者:那待遇方面呢?

  孙爱武:我这个人一直没有什么奢求的。但是我有老婆孩子,我有三个孩子,我们全家从来没有分开过,我们要在一起啊。首先要给我一套大房子,有一定的安家费吧,这是一大笔。至于每个月,我就要求很少了,两三万,三五万人民币够花就行了,如果就给我万八千元,也不够生活啊。

  记者:1万元应该够吧?

  孙爱武:别人可能都够。但是我不行啊,我总是丢东西,丢钱。每天丢个一二百元很正常。而且还有人找给我假币,我有各种版本的假币,我都留作收藏了。

  记者:您目前选择的摆地摊儿的方式,能赚到钱吗?

  孙爱武:我摆摊儿也不是为了赚钱,我回国了,没有工作,人总要找个事情来做嘛,所以我才摆地摊的。

  记者:但是每天风餐露宿的,和您在美国的生活差异也很大吧?天这么冷了,您晚上住哪儿呢?

  孙爱武:我在美国生活条件还是挺好的,也有暖气啊,有房子啊。当然和这种情况没法比了,从来没有遭过这份罪啊……现在,我就住住小旅馆,但是旅馆的条件差,“有毒”,我换了多少个了,也不行。我这段时间住旅馆都花了4000多元了。

  记者:为什么不住亲戚家?或者租个房子?

  孙爱武:他(大舅哥)家房子也小,我们全家怎么住得下,再说那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而且我(对房子要求高,有异样的气味绝对不能忍受)住旅馆,换了那么多都不成,要是租一个房子,发现不行,人家也不给退押金,更赔。

  记者:那你的家人怎么办?

  孙爱武:说的是啊,我在美国也压力大,但是我们全家一起啊。我觉得全家一起是最重要的。这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和我老婆孩子都分开两个多月了。我找了工作,当然就要把他们都接过来,一家人在一起,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久。

北京青年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0:31

{:4_285:}

wey 发表于 2009-11-20 10:36

本帖最后由 wey 于 2009-11-20 09:37 编辑

学校管医疗吧,先进去把病治好了再说呗


另外不是学理的不懂,有篇SCIENCE是不是很牛了?

wld 发表于 2009-11-20 10:56

一月3,5万,,,东北的博导一月也就6,7千,,,,,还总丢钱,干吗吃的,你要是每天往外送钱,那学校还得给你一月开10W工资呗。吃屎分子。。

aabet 发表于 2009-11-20 12:30

3# wey

看看science上一年有多少文章,多少作者,其中又有几个是真正的牛人呢

vivien0928 发表于 2009-11-20 12:38

呃,这哥们儿还是先把病治好了再说吧。。。

wteagle 发表于 2009-11-20 13:00

本帖最后由 wteagle 于 2009-11-20 12:05 编辑

学校管医疗吧,先进去把病治好了再说呗


另外不是学理的不懂,有篇SCIENCE是不是很牛了?
wey 发表于 2009-11-20 09:3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客观说,确实很牛了。SCIENCE是权威聚集地,评审相当严格。我在高档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虽然还不是SCIENCE的档次,但也深知要在高档次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有多难了。不过以他这种精神状态,要再认真搞科研肯定是不可能的,真是蛮可惜,看来这病治起来难。这说明,海外学者压力大,又生活孤立,缺乏他人的关心,心理素质的锻炼真是很需要啊!看他不断地提钱,估计是在美国经济压力太大,最终摧毁了精神,现在想钱想疯了,就怕没钱。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9-11-20 13:09

月收入三五万的。。。
看来是没办法和中科院达成共识了
挺杯具的
想不通,这样偏执但又钻研精神的人才
美国应该相对更加适合的
nash的案例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可这位,怎么就跑回来了

wteagle 发表于 2009-11-20 13:12

月收入三五万的。。。
看来是没办法和中科院达成共识了
挺杯具的
想不通,这样偏执但又钻研精神的人才
美国应该相对更加适合的
nash的案例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可这位,怎么就跑回来了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09-11-20 12:0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这种精神状态,已经是废人了。美国是冷酷和丛林法则的,需要的是直接可以利用的人才,会留他么?只有中国有他的亲人并且能养着他。除非中国治好了他的病,美国才会再要他回去。

funfuny 发表于 2009-11-20 13:33

在美国被FBI迫害了。本来人还挺好的。

UCer 发表于 2009-11-20 13:35

这哥们不会是演戏炒作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当博导,搞几万月薪吧。
看说话头头是道的,哪是什么精神有问题,分明是高智商装傻破釜沉舟唱空城。 这年头玩的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简兮 发表于 2009-11-20 13:52

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jszx 发表于 2009-11-20 14:20

一月3,5万,,,东北的博导一月也就6,7千,,,,,还总丢钱,干吗吃的,你要是每天往外送钱,那学校还得给你一月开10W工资呗。吃屎分子。。
wld 发表于 2009-11-20 09:5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妈x的才吃屎呢,人家学问做的绝对是一流,只不过因为长期压力精神有点问题,但基本上是不影响他的研究的。

迷恋的传说 发表于 2009-11-20 14:37

是挺可惜的。这种精神方面的病,很难治的,唉,再次说明,懂得排解压力是在目前这个残酷世界中生存下来并保持一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YY妈妈 发表于 2009-11-20 15:41

智商高,情商低啊,就算病能治好,以国内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也很难很难找到他想要的位置。

volvic0228 发表于 2009-11-20 16:11

{:5_386:}

zycoc1999 发表于 2009-11-20 16:19

每次看到这新闻后面一群人骂这个抑郁症博士很狂,我就觉得很好笑。牛顿也很狂,听说牛顿一辈子就笑过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嘲笑,但人家狂的有资本啊。中国内地能上Science和Nature的论文至今也就每年十篇左右,看看都是什么人,一个一个都是国宝。science约稿,本来就是很牛叉的事了,人再牛叉点怎么了,你别说,我是真不忿位高权重的牛叉,但这种搞科研的人精牛叉,我服。我们很多人打心眼里只有钱钱钱,看不起科技,看不起科研人员,民众这样子也就罢了,政府这样子,国家活该落后。

YY妈妈 发表于 2009-11-20 16:49

19# zycoc1999
这话说的,又上升到民族国家的高度,至于吗?
谁也没说他能在科学上发文章不牛逼,但他现在身体不好,头脑有欠缺,治病是当务之急。从报道可以看出来,他生病以后在美国不是也不受待见了吗?不正因为如此才让孙博士产生了回国的想法了吗?什么啊就国家啊,政府的,挨的上吗?

ミームいろいろ 发表于 2009-11-20 16:53

大家都没错。别争了。。。
错就错在当初哪个SB让中国人口增到10多亿的

wteagle 发表于 2009-11-20 17:20

本帖最后由 wteagle 于 2009-11-20 16:22 编辑

每次看到这新闻后面一群人骂这个抑郁症博士很狂,我就觉得很好笑。牛顿也很狂,听说牛顿一辈子就笑过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嘲笑,但人家狂的有资本啊。中国内地能上Science和Nature的论文至今也就每年十篇左右,看看都是 ...
zycoc1999 发表于 2009-11-20 15:1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话说的就奇怪了,你自己也说了内地能上科学杂志的都成国宝,又怎么不重视人才了?他又不是在中国得的病,在美国这样的人才还得不到关心得不到重视压力那么大得了精神病,怎么不说美国不重视人才反倒是中国的错了?嘲笑他是不对,治病要紧,但你说的也太过了吧!要是他在中国,能在科学自然上发个文章,早就是什么长江学者之类了,房子票子什么都有了,家庭老婆都照顾的好好地,还会因为生活压力大得精神病吗?

卡西欧 发表于 2009-11-20 17:29

这哥么脑残了

jszx 发表于 2009-11-20 23:44

你妈才脑残了呢

thinkbest 发表于 2009-11-20 23:49

去查查国内那些千人计划、长江学者、乃至中科院院士中,有几个Science文章。
211学校里全校都没有过Science文章的都可能存在。北大对一篇Science文章奖励是100万人民币。
可怜孙博士是Science上文章第一作者,可惜现在患病,被当做叫花子骗。

zycoc1999 发表于 2009-11-21 00:31

不是我想抬杠,现在这新闻后面的国人评论,五分之四是嘲笑挖苦这名落难博士后的,看的让人心寒。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21 00:36

学校管医疗吧,先进去把病治好了再说呗


另外不是学理的不懂,有篇SCIENCE是不是很牛了?
wey 发表于 2009-11-20 09:3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SCIENCE一作应该是很牛了,不过能上Cover就更牛了。
能被邀稿写Review系列就更加牛逼!

thinkbest 发表于 2009-11-21 00:37

26# zycoc1999


有权有钱的历来不在乎知识分子;没权没钱的巴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差

sakiel 发表于 2009-11-21 08:40

这位博士后情商太低了。。。
我不太理解,像他这样已经很明显有精神病的大学也可以要吗?万一有暴力倾向的话不是对别人很不负责么?

salalaha 发表于 2009-11-21 09:28

很难. 我一亲戚在美国top 5的学校做full professor, 做faculty10年内也就两篇science, 当然还有很多别德好journal的papers.

jszx 发表于 2009-11-21 11:04

26# zycoc1999


有权有钱的历来不在乎知识分子;没权没钱的巴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差
thinkbest 发表于 2009-11-20 23:3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说的太形象了

jszx 发表于 2009-11-21 11:05

国内那些讥讽孙博士的人有几个知道science到底是怎么回事? 包括我自己也是个博士在读,也不过了解science不久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地摊博士后最新动向 因待遇问题与北师大未达成共识 (更新在p5)